犍
拼音:jiān
释义:1.阉割过的公牛。
组词
犍牛 乌犍 犍槌 犍为 犍度 八犍 犍椎 尼犍 犍子 千斤犍 八犍度 安居犍度拼音
jiān笔顺
丿 一 丨 ㇀ 𠃍 一 一 一 一 丨 ㇋ ㇏同音字
拼音为jiān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基础解释
指犍牛。详细解释
〈名〉
阉割过的牛
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陆游《稻饭》
〈动〉
阉割
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齐民要术》
又如:犍牛(阉割过的牛)
另见 qián
另见 jiā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犍-中華語文大辭典犍1ㄐ丨ㄢjiān1.〈書〉閹割。[例]天興先署佞人府位,不審監上當無此簿領,可急宜~之(《南史‧卷十四‧宋宗室及諸王列傳下‧文帝諸子》)。2.〈書〉閹割過的公牛。[例]買得鳥~遇歲穰,此身永免屬官倉(宋‧陸游〈稻飯詩〉)。犍2ㄑ丨ㄢˊqián用於地名:1.犍為山,山名,在四川。2.犍為縣,縣名,在四川。
犍-漢語大字典犍
《説文新附》:“犍,犗牛也。从牛,建聲。亦郡名。”鈕樹玉新附考:“《廣韻》㓺訓以刀去牛勢。或作犍。”
(一)jiān 《廣韻》居言切,平元見。元部。
(1)阉过的牛;阉过的。《玉篇·牛部》:“犍,犗也。”《説文新附·牛部》:“犍,犗牛也。”《廣韻·元韻》:“犍,犗牛名。”《北史·蠕蠕傳》:“(蠕蠕之人)每來抄掠,駕牸牛奔遁,驅犍牛隨之。”宋陸游《稻飯》:“買得烏犍遇歲穰,此身永免屬官倉。”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精粹·攻麥》:“凡磨大小無定形,大者用肥犍力牛曳轉。”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傢具农器都齐全,槽上又把黄犍拴。”
(2)同“㓺”。阉割牲畜。《廣韻·元韻》:“㓺,以刀去牛勢。或作犍。”《正字通·牛部》:“犍,以刀去勢也。”《齊民要術·養猪》:“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後犍。”《宋書·二凶傳·元凶劭》:“(陳)天興先署佞人府位,不審監上當無此簿領耳。急宜犍之。”
(3)古时传说的一种怪兽。一名“诸犍”。《玉篇·牛部》:“犍,獸似豹,人首,一目。”《山海經·北山經》:“(單張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二)qián 《廣韻》渠焉切,平仙羣。
〔犍為〕1.古郡名。汉置。治所在僰道县,即今四川省宜宾县。《廣韻·元韻》:“犍,犍為郡。”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歷代州域形勢二·兩漢》:“犍為郡,本夜郎國地,武帝元光五年,開南夷,置犍為郡,領僰道等縣十二,今叙州府及瀘州、嘉定州、眉州皆是其地。僰道,今叙州府治宜賓縣也。”2.县名。在今四川省乐山市。《廣韻·仙韻》:“犍,犍為縣,在嘉州。”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四川七·嘉定州》:“犍為縣,漢南安縣地,後周置武陽縣,隋初改名,屬戎州。唐初因之。上元初改屬嘉州,宋、元因之。”
(三)jiǎn 《集韻》紀偃切,上阮見。
兽名。似牛。《集韻·阮韻》:“犍,獸名,似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ān
1、[犍子]jiān zǐ
〈方〉犍牛。
2、[八犍]bā jiān
见“八犍度”。
3、[犍槌]jiān chuí
见“犍椎”。
4、[尼犍]ní jiān
见“尼乾”。
5、[犍度]jiān dù
梵语。娑犍度的省音。为经论篇章单位。也译作薄聚、积木等。
6、[犍椎]jiān zhuī
亦作“犍槌”。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晋 法显《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宋 道诚《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7、[犍牛]jiān niú
阉割过的公牛。犍牛比较驯顺,容易驾驭,易于肥育。
8、[乌犍]wū jiān
阉过的公牛,驯顺、强健、易御。常泛指耕牛。
9、[诸犍]zhū jiān
传说中的兽名。
10、[千斤犍]qiān jīn jiān
千斤之犗牛,比喻难得的人才。《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释(封释)卒…… 释 子 冀州 主簿 悛、幽州 参军 抽 来奔丧。廆 见之曰:‘此家抎抎千斤犍也。’”胡三省 注:“犍,犗牛也。言千斤之犍,人间不可多得,若从天而下也。”
qián
1、[犍为]qián wéi
地名。在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