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
拼音:yáng
释义:1.“敭”的今字。2.飞起;飘扬。3.举起。4.仰。与“俯”相对。5.举用;荐举。6.显扬;传播。7.称扬;称说。8.掀播;簸散。9.指声音高亢或提高。10.炽烈;炽盛放光。11.发扬,继承。见《经义述闻·尔雅上》。12.眉毛及其上下部分。13.引申指容貌美丽。14.损伤。15.见“揚揚”。得意貌。16.见“揚揚”。飘逸貌。17.见“揚揚”。飘扬貌。18.见“揚揚”。自若貌。19.钺。20.通“陽”。参见“揚休”。谓阳气生养万物。21.古国名。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22.古九州之一。辖今之苏、皖、赣、浙、闽诸省。23.姓。汉代有扬雄。
拼音
yáng笔顺
一 亅 ㇀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𠃌 丿 丿同音字
拼音为yáng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基础解释
见“扬”。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揚揚-中華語文大辭典揚揚扬扬丨ㄤˊ 丨ㄤˊyánɡyánɡ1.得意的樣子。[例]意氣~︱~自得。2.從容自若的樣子。[例]~如平常。3.〈書〉飄揚的樣子。[例]今日紛紛~下著如此般大雪(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
揚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揚揚ㄧㄤˊ ㄧㄤˊyáng yáng①得意的樣子。《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②飄揚。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今日紛紛揚揚下著如此般大雪,凍的手都僵的,怎生打柴?」③從容鎮定的樣子。《資治通鑑.卷二二〇.唐紀三十六.肅宗至德二載》:「巡且死,顏色不亂,揚揚如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áng
1、[揚眉吐氣]yáng méi tǔ qì
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制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