爟
拼音:guàn
释义:1.古代祭祀时举火,以祛除不祥。2.〈书〉报警的烽火。3.古代祭祀用的火炬。
组词
爟烽 爟燧 司爟 烽爟拼音
guàn笔顺
丶 丿 丿 丶 一 丨 丨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guàn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
1.生火。 2.烽火。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爟-中華語文大辭典爟爟ㄍㄨㄢˋɡuàn1.〈書〉舉火;古代祭祀中點燃火炬。2.〈書〉古代祭祀中所用的火炬。[例]~火。3.〈書〉示警用的烽火。[例]~烽|~燧。
爟-中華大字典1、爟讀音:古玩切,音灌,翰韻。釋文:
❶舉火曰~。周禮曰。司~掌行火之政令。見《說文》。《王注》:夏官敍官司~注云。故書、~爲燋。杜子春曰。燋、當爲~。~爲私火。案杜以爲私火者。司~職云。季春出火。民咸從之。季秋內火。民亦如之。此官所掌者爲民火。故爲私。與司烜氏掌祭禮之火不同也。許云舉火者。~與權、通也。呂覽本味篇。湯得伊尹。爝以~火。高誘注。~火、所祓除其不祥。置火于桔槔燭以照之。權、讀若權衡之權。漢書郊祀志通權火。又曰。權火舉而祠。張晏曰。權火。㷭火也。狀若井挈槔。其法類稱。故謂之權火。欲令其光明遠照達於祀所也。漢祀五畤於雍。五里㷭火。如淳曰。權、舉也。
❷先代出火之人亦曰~。《周禮司爟》:凡祭祀則祭~。
〔疏〕:謂祭先出火之人也。
2、㮡釋文:同爟。見《字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uàn
1、[司爟]sī guàn
爟,举火之意。
2、[爟火]guàn huǒ
1.古代谓祓除不祥的火。 2.祭祀时所举的火。 3.泛指炬火。 4.古时报告敌情所举的烽火。
3、[爟烽]guàn fēng
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
4、[爟燧]guàn suì
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
5、[烽爟]fēng guàn
犹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