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kān

释义:1.迷信的人供奉神位、佛像等的石室或小阁子。

组词

神龛 龛暴 龛灯 龛敌 佛龛 龛镫 壁龛 龛虣 云龛子 白鹿龛 临清龛

拼音

kān

笔顺

丿 𠃍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kān的字 拼音为kan的字

基础解释

1.供奉神位、佛像等的小阁子。 2.古又同“戡”。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龙,合声。本义:龙的样子)

  2. 同本义

    龛,龙貌也。——《说文》

  3. 小窟或小屋 。

    如:龛居(以石屋为居);龛窟(悬在壁上的洞穴)

  4. 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阁

    庄严龛像,首于西峰石壁。——江总《摄山栖霞寺碑》

    又如:壁龛;龛火(壁龛中 灯火);龛牖(窗形的石龛);龛座(放神主的小室);龛像(壁龛中的佛像)

  5. 盛放神圣物品的盒子 。

    如:龛子(僧棺);佛龛

  6. 塔,塔下室

    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贯休《送人旧夏口》

    又如:龛室(寺塔下的小室或龛中的小室)

〈动〉

  1. 容纳;盛装

    龛,受也。——《方言》。郭璞注:“今云龛囊依此名”。

  2. 通“戡”。攻克,平定

    刘龛 南阳。——《法言·重黎》

    又如:龛世(平定天下或安定社会);龛乱(平定乱世。同戡乱);龛定(平定,战胜)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龛-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龛-汉语大词典

龛kān
ㄎㄢ
〔《广韵》口含切,平覃,溪。〕
1.供奉神佛或神主的石室或小阁子。
●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其第二子仲璋为临沂令,克荷先业,庄严龛像……大同二年,龛顶放光。”
●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花月痕》第五一回:“轩轩草堂正面一座沉香雕花的龛,约有九尺多高,内奉先人坐像。”
●徐迟《草原上的钻机》:“在蒙古包里,就是西北角上,供佛爷的龛前不能坐。”
2.泛指墙上小室。参见“龛室”、“龛壁”。
3.塔下室。指僧人的墓穴。
●南朝陈何处士《通士人篇》:“禅龛八想净,义窟四尘轻。”
●唐杜甫《谒文公上方》诗:“长者自布金,禅龛只宴如。”
仇兆鳌注:“《广韵》:龛,塔下室。”
●前蜀贯休《送人归夏口》诗:“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
4.僧人的棺。即塔状盛尸器。
●《释氏要览》卷下:“今释氏之周身,其形如塔,故名龛。”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修行数年,一夕坐化去了。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
胡士莹注:“龛,和尚的棺材。即火化时所用的木龛。”
5.小的窟穴或房屋。
●宋范成大《一龛》诗:“一龛窄似鸟窠禅,世界悠悠任大千。”
●清昭梿《啸亭杂录·诗龛》:“家筑诗龛之间,凡所投赠诗句,皆悬龛中。”
6.通“堪”。能。
●《逸周书·祭公》:“用克龛绍成康之业,以将天命。”
朱右曾校释:“龛与堪同。”
7.通“戡”。平定。
●汉扬雄《法言·重黎》:“义帝初矫,刘龛南阳,项救河北。”
李轨注:“龛,取也。”
●《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北拒溺骖镳,西龛收组练。”
李善注:“龛与戡音义同。”
●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涉川龛暴,力绝而亡。”
8.用同“嵌”。镶嵌。
●清叶廷琯《吹网录·胡心耘辑宇文绍奕事实》:“辟地几仞,得古竁焉……﹝宇文绍奕﹞闻之,亟命辇致郡,龛之壁。”
9.山名。在浙江省萧山市东。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谓之海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ān

1、[佛龛]fó kān

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制成。

2、[神龛]shén kān

供奉神佛的小阁子。龛(kān)。

3、[壁龛]bì kān

安置在墙壁内的小阁子。

4、[龛影]kān yǐng

在X射线下用钡餐检查胃或肠之溃疡时,溃疡部位被钡剂填充而反映在荧光屏或X光照片上的阴影。

5、[山龛]shān kān

山上的佛龛。

6、[封龛]fēng kān

封:封存。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

7、[龛暴]kān bào

亦作“龕虣”。平定暴乱。龕,通“戡”。

8、[檀龛]tán kān

佛龛。

9、[龛难]kān nán

平定变乱。龕,通“戡”。

10、[龛鬖]kān sān

流苏下垂貌。

11、[松龛]sōng kān

古代立社树,祀神主。

12、[龛窟]kān kū

悬在壁上的洞窟。

13、[龛像]kān xiàng

壁龛中的佛像。

14、[龛居]kān jū

以石龛为居。

15、[龛庙]kān miào

指佛寺。

16、[龛火]kān huǒ

壁龛中的灯火。宋 王之道《宴桃源·乌江路中》词:“黄叶声迟风歇,龕火夜寒明灭。”清 曹寅《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宝勒金鞍少年事,祗应龕火伴幽寥。”

17、[石龛]shí kān

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石阁。

18、[龛乱]kān luàn

平定叛乱。龕,通“戡”。

19、[黄龛]huáng kān

滩名,在 长江 三峡 瞿塘峡 附近。

20、[莲龛]lián kān

莲花形的佛龛。

21、[龛定]kān dìng

谓战胜、平定。龕,通“戡”。

22、[龙龛]lóng kān

嵌佛像之石室或神椟。

23、[蒲龛]pú kān

指佛堂、寺庙。宋 周密《齐东野语·放翁锺情前室》:“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龕一炷香。”元 萨都剌《酹江月·游钟山紫微观赠谢道士》词:“归卧蒲龕春睡暖,耳畔犹闻天语。”

24、[金龛]jīn kān

供奉神佛或与神佛有关的物件的小阁子。清 魏源《圣武记》卷五:“明年春,舍利金龕西归,驾幸 西黄寺 拈香送之。”

25、[玉龛]yù kān

佛塔之美称。

26、[龛座]kān zuò

放神主的龛。

27、[灵龛]líng kān

1.指佛寺。 2.存放佛家弟子舍利子或骨灰的小盒。 3.古驿站名。

28、[克龛]kè kān

克堪。

29、[灯龛]dēng kān

神龛;佛龛。龛中有长明灯,故称。

30、[龛赭]kān zhě

龛山 与 赭山 的并称。在 浙江省 萧山市 东北。古时两山夹江对峙。现均处 钱塘江 南岸。宋 周弼《吴山仁王寺》诗:“甌 闽 散驛缘江岛,龕 赭 收潮入海门。”元 杨维桢《古观潮图》诗:“须臾海壁 龕 赭 门,地卷银龙薄于纸。”

31、[龛虣]kān bào

见“龕暴”。

32、[龛翦]kān jiǎn

攻克翦灭。龕,通“戡”。

33、[龛靖]kān jìng

平定。龕,通“戡”。

34、[仙龛]xiān kān

供陈灵牌、神像的小室。

35、[禅龛]chán kān

佛堂。

36、[诗龛]shī kān

存放诗画的小阁。

37、[龛敌]kān dí

攻克敌方。龕,通“戡”。

38、[龛子]kān zǐ

僧徒的塔状盛尸器。《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长老将自己龕子,粧了 可常,抬出山顶。”《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宋江 自取金帛……合个朱红龕子盛了,直去请 径山 住持 大惠禪师,来与 鲁智深 下火。”《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龕子前面放了一个 宣德 年製的香炉,光彩夺目,从金子里透出硃砂斑来。”

39、[星龛]xīng kān

谓散布如列星的佛龛或佛塔。

40、[龛世]kān shì

平定天下,龕,通“戡”。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龛的反义词 龛的近义词 龛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龛能组什么词
  • 龛能组什么词语
  • 龛可以组什么词
  • 龛可以组什么词语
  • 龛字可以组什么词
  • 龛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龛字能组什么词
  • 龛字能组什么词语
  • 龛字开头的成语
  • 龛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