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
拼音:chán
释义:1.见“澶渊”,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在中国历史上,北宋和辽国曾在这里订立澶渊之盟。
组词
澶湉 澶湲 澶渊 澶渊之盟拼音
chán笔顺
丶 丶 ㇀ 丶 一 丨 𠃍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chán的字 拼音为chan的字基础解释
澶渊(Chányuān),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澶-中華語文大辭典澶ㄔㄢˊchán〈書〉水靜止不動的樣子。
澶-漢語大字典澶
《説文》:“澶,澶淵,水。在宋。从水,亶聲。”
(一)chán 《廣韻》市連切,平仙禪。元部。
〔澶淵〕1.古湖泊名。故址在河南省濮阳市西北。《説文·水部》:“澶,澶淵,水。在宋。”朱駿聲通訓定聲:“《左·襄二十年》:‘盟于澶淵。’注:‘今名繁汙。此衛地,又近戚田。’《水經·河水注》:‘澶淵,即繁淵也,亦謂之浮水焉。’按:在今河南彰德府内黄縣南。”《玉篇·水部》:“澶,澶淵,在頓丘縣南。”《宋史·寇準傳》:“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2.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隋置,唐改名澶水县。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隸七·開州》:“澶水城在州西二十里,本臨河、内黄、頓邱三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澶水縣……或曰,隋本置澶淵縣,唐諱‘淵’,因改曰澶水縣。”
(二)dàn 《廣韻》徒案切,去翰定。元部。
〔澶漫〕1.放纵。《廣韻·翰韻》:“澶,澶漫。”《莊子·馬蹄》:“澶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成玄英疏:“澶漫,是縱逸之心。”陸德明釋文:“李云:‘澶漫,猶縱逸也。’”《後漢書·仲長統傳》:“荒廢庶政,弃亡人物、澶漫彌流,無所底極。”李賢注:“澶漫,猶縱逸也。”2.宽广长远貌。《文選·張衡〈西京賦〉》:“澶漫靡迤,作鎮於近。”劉良注:“澶漫靡迤,寬長貌。”唐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絶句十二首》之八:“澶漫山東一百州,削成如案抱青丘。”仇兆鰲注:“澶漫,廣遠貌。”
(三)zhān 《集韻》張連切,平仙知。
水静貌。《集韻·㒨韻》:“澶,水静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án
1、[澶渊]chán yuān
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2、[漫澶]màn chán
纵逸。
3、[澶湉]chán tián
水缓流貌。一说水深广貌。
4、[澶漫]chán màn
1.放纵。 2.宽长貌;广远貌。 3.泛滥。
5、[澶湲]chán yuán
水徐流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