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xuē

释义:1.(Xuē)姓。

组词

薛涛笺 怯薛 薛烛 薛夜来 薛越 斛薛 三薛 毛薛 岐薛 褚薛

拼音

xuē

笔顺

丿 𠃍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xuē的字 拼音为xue的字

基础解释

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州一带。

详细解释

〈名〉

  1. 一种草本植物,即“赖蒿”

    薛、莎、青薠(fán)。—— 司马相如《子虚赋》

  2. 用莎草编制的雨衣

  3. 春秋时国名 。战国时为齐所灭。地在今山东省滕县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薛-中華語文大辭典

薛薛ㄒㄩㄝxuē1.國名。周代所封諸侯國。在今山東滕縣東南方,戰國時為齊所滅。2.姓。

薛-漢語大字典


《説文》:“ীܯ܌艸也。从艸,辥聲。”按:《玉篇·艸部》:“ীܯ܌《説文》薛字。”
xuē 《廣韻》私列切,入薛心。月部。
(1)草名,即赖蒿。《説文·艸部》:“ীܯ܈薛),艸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高燥則生葴䔮苞荔,薛莎青薠。”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薛,賴蒿也。”
(2)用莎草编制的雨衣。《六韜·龍韜》:“蓑、薛、䔲、笠者,其甲胄干楯也。”
(3)春秋时国名。战国时为齐所灭。地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南。《史記·陳࣏̤ؖ家》:“滕、薛、騶、夏、殷、周之閒封也,小,不足齒列,弗論也。”司馬貞索隱:“薛,奚仲之後,任姓,蓋夏、殷所封,故《春秋》有滕侯、薛侯。”
(4)姓。《廣韻·薛韻》:“薛,姓……本自黄帝,任姓之後,裔孫奚仲居薛,歷夏、殷、周,六十四代為諸侯。周末為楚所滅,後遂氏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uē

1、[斛薛]hú xuē

部落名。又复姓。

2、[岐薛]qí xuē

指 唐 代 岐王 李范 和 薛王 李业。均 唐玄宗 弟。

3、[薛伯]xuē bó

春秋时代诸侯国薛国君主。

4、[三薛]sān xuē

唐 薛收 与姪 元敬、德音 的合称。

5、[薛瑶]xuē yáo

唐代新罗人。

6、[褚薛]chǔ xuē

初 唐 书法家 褚遂良、薛稷 的并称。

7、[怯薛]qiè xuē

蒙古语。番直宿卫的意思。因用以称宫廷卫士。《元史·兵志二》:“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清 袁枚《随园随笔·领侍卫内大臣》:“至《元史》所称怯薛,则今之侍卫矣。”元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怯薛回家去,一个个欺凌亲戚,眇视乡閭。”元 张宪《怯薛行》:“怯薛儿郎年十八,手中弓箭无虚发。”

8、[薛越]xuē yuè

狼藉遗弃。

9、[薛涛笺]xuē tāo jiān

亦作“薛陶牋”。亦作“薛涛牋”。笺纸名。唐 女诗人 薛涛,晚年寓居 成都 浣花溪,自制深红小彩笺写诗,时人称为“薛涛笺”。旧时八行红笺犹沿此称。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松花牋其来旧矣。元和 初,薛陶 尚斯色,而好製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之。蜀 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牋亦如是,特名曰‘薛陶牋’。今 蜀 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独松花一色。”宋 张元干《小重山》词:“薛涛牋上 楚 妃吟,空凝睇,归去梦中寻。”明 唐寅《黄莺儿》曲:“緑窗前,挥毫未写,泪洒薛涛笺。”

10、[薛陶笺]xuē táo jiān

同“薛陶牋”,见"薛涛笺"。

11、[薛夜来]xuē yè lái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的宠姬。原名 薛灵芸,常山 人,美容貌。

12、[从毛薛]cóng máo xuē

听从毛、薛二公的建议,回兵救魏。

13、[请原薛莹]qǐng yuán xuē yíng

暂未释义

14、[薛卞之门]xuē biàn zhī mén

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

15、[滕薛争长]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 来朝,争长。”后以“滕薛争长”为典,谓竞相生长。宋 杨万里《看笋》诗:“笋如 滕 薛 争长,竹似 齐 夷 独清。”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薛的反义词 薛的近义词 薛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薛能组什么词
  • 薛能组什么词语
  • 薛可以组什么词
  • 薛可以组什么词语
  • 薛字可以组什么词
  • 薛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薛字能组什么词
  • 薛字能组什么词语
  • 薛字开头的成语
  • 薛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