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拼音:téng
释义:1.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州。2.姓。
组词
滕六 滕口 铺滕 滕阁 滕室 竹滕 慢滕滕 滕王阁 恩滕湾 滕薛争长 滕公佳城 滕屠郑酤 滕王阁序拼音
téng笔顺
丿 𠃌 一 一 丶 丿 一 一 丿 ㇏ 亅 丶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téng的字 拼音为teng的字基础解释
1.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州一带。 2.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朕( zhèn)声。本义:水向上腾涌)
同本义
滕,水超涌也。——《说文》
百川沸滕。——《诗·小雅·十月之交》
滕,《诗》曰:“百川沸滕”。水上涌也。——《玉篇》
引申为张口说话
滕口说也。——《易·咸》
范君独判于心,不畏滕口。—— 唐· 韦瓘《宣州南陵县大农陂记》
又如:滕口(张口放言)
西周分封的侯国名
春秋滕侯, 文王子 叔绣之后。国在今 山东衮州府滕县。——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县名 。在山东省
姓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滕-中華語文大辭典滕ㄊㄥˊténɡ1.周朝諸侯國名,在今山東滕州一帶。2.姓。
滕-中草药辞典【读音】ténɡ
【繁体】滕
滕〈动〉
(形声。从水,朕声。本义:水向上腾涌)
同本义[surge]
滕,水超涌也。――《说文》
百川沸滕。――《诗·小雅·十月之交》
滕,《诗》曰:“百川沸滕”。水上涌也。――《玉篇》
引申为张口说话[open-mouth]
滕口说也。――《易·咸》
范君独判于心,不畏滕口。――唐·韦瓘《宣州南陵县大农陂记》
又如:滕口(张口放言)
滕〈名〉
西周分封的侯国名[Tengstate]
春秋滕侯,文王子叔绣之后。国在今山东衮州府滕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县名[Tengcounty]。在山东省
姓
滕téng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西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éng
1、[竹滕]zhú téng
一种拔契,有四棱的茎,具星状糠秕形的基部。
2、[滕口]téng kǒu
张口放言。
3、[滕六]téng liù
1.传说中雪神名。 2.用以指雪。
4、[灌滕]guàn téng
汉 灌婴 与 夏侯婴(滕公)的并称。
5、[滕室]téng shì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七:“汉 滕公 薨,求葬 东都 门外。公卿送丧,駟马不行,跼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见白日,吁嗟 滕公 居此室。’遂葬焉。”后因以“滕室”称墓穴。唐 张九龄《王府君墓志铭》:“合如防墓,开彼 滕 室。”参见“滕公佳城”。
6、[滕阁]téng gé
见“滕王阁”。
7、[铺滕]pù téng
见“铺腾”。
8、[滕王阁]téng wáng gé
唐高祖 子 元婴 为 洪州 刺史时所建。后 元婴 封 滕王,故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南昌市 赣江 滨。其后 阎伯屿 为 洪州 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 省父过此,即席作《滕王阁序》。阁历经修建,后焚毁。亦省作“滕阁”。唐 杜牧《怀锺陵旧游》诗:“滕阁 仲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唐 罗隐《锺陵见杨秀才》诗:“孺亭 滕阁 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
9、[恩滕湾]ēn téng wān
南极洲的海湾。
10、[慢滕滕]màn téng téng
见“慢腾腾”。
11、[滕屠郑酤]téng tú zhèng gū
宋 王安石 对 滕元发(初名 甫)和 郑獬(字 毅夫)的鄙称。
12、[滕缄扃鐍]téng jiān jiōng jué
将紧锁的箱柜用绳索捆绑起来以防盗贼。后比喻固守政策。
13、[滕公佳城]téng gōng jiā chéng
指 西汉 夏侯婴 墓地。《西京杂记》卷四:“滕公 驾至 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縢公 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地三尺所,得石槨。縢公 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 叔孙通,通 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见白日,吁嘆 縢公 居此室。’縢公 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縢公 即 西汉 夏侯婴,官至太仆,初为 縢 令奉车,故号 縢公。后即用以为典。清 钱泳《履园丛话·书学·总论》:“文清 笑侍讲为灶下老婢,侍讲亦笑 文清 为 滕公 佳城。”参见“滕室”。
14、[滕薛争长]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 来朝,争长。”后以“滕薛争长”为典,谓竞相生长。宋 杨万里《看笋》诗:“笋如 滕 薛 争长,竹似 齐 夷 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