溏
拼音:táng
释义:1.泥浆。不凝结、半流动的。
组词
溏便 鹜溏 溏心 溏泻 溏泄 溏泺 溏浃 便溏 颓溏 五更溏泄拼音
táng笔顺
丶 丶 ㇀ 丶 一 丿 𠃍 一 一 丨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1.泥浆。 2.半流动的:~心鸡蛋。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唐声。本义:水池) 同本义。后作“塘” 。
如:溏泺(池塘湖泊)
未凝固的,像糊状的 。
如:溏便,溏心蛋;溏泻(轻度腹泻)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溏-中華語文大辭典溏ㄊㄤˊtánɡ不凝結;半流動的。[例]~心(蛋經煮、醃後,蛋黃仍呈糊狀的)|~便(稀薄的大便)。
溏-辞源3【溏】13画 3016·5 táng ㄊㄤˊ 徒郎切,平,唐韻,定。陽部。㊀池塘。同“塘”。玉篇:“溏,池也。”隋書 盧思道傳 孤鴻賦:“聊寓形乎沼沚,且夷心於溏淀。”文選 晉 木玄虚(華)海賦“萬穴俱流”唐 李善 注引 淮南子曰:“溏有萬穴。”㊁泥漿。唐釋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十一引 通俗文:“和溏曰淖。”㊂稀薄。傷寒論五 辨陽明:“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áng
1、[便溏]biàn táng
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称薄粪。
2、[溏心]táng xīn
属性词。蛋煮过或腌过后蛋黄没有完全凝固的:~儿鸡蛋。~儿松花。
3、[溏便]táng biàn
中医指稀薄的大便。
4、[溏泺]táng luò
池塘湖泊。
5、[鹜溏]wù táng
病症名。指大便水粪相杂,青黑如鸭粪者。
6、[溏泻]táng xiè
见“溏泄”。
7、[溏浃]táng jiā
饼名。即粉饼。
8、[滂溏]pāng táng
水流广大貌。
9、[颓溏]tuí táng
流动的池水。
10、[五更溏泄]wǔ gēng táng xiè
一种中医学病名,即五更泄,是指每天早晨天未亮之前,即五更时分肠鸣泄泻,故又名“晨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