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
拼音:xiāng
释义:1.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至湖南省入洞庭湖。2.〔名〕湖南的别称。3.姓。
组词
湘川 湘江 湘水 湘剧 湘菜 湘竹 湘平 湘文 湘妃竹 湘妃庙 湘君竹 湘女庙 湘波仙子 湘妃鼓瑟 南极潇湘 楚云湘雨 湘陵妃子 何处潇湘拼音
xiāng笔顺
丶 丶 ㇀ 一 丨 丿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木”竖画正直,稍长。“目”框形窄长,边竖正直,横画均匀。
同音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湘江,水名,发源于广西,流入湖南。 2.湖南的别称:~绣。 3.姓。详细解释
〈动〉
烹煮
于以湘之,维锜及釜。——《诗·召南·采蘋》
又如:湘鱼(烹鱼)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湘-中華語文大辭典湘ㄒ丨ㄤxiānɡ1.用於地名。湘江,水名,源於廣西,流經湖南,合瀟水、蒸水注入洞庭湖。2.湖南的別稱。3.姓。
湘-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湘 xiāng
❶水名。在今湖南。❷烹煮。
《詩經·召南·采蘋》:
于以~之?維錡及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āng
1、[湘江]xiāng jiāng
1.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湖南最大河流。发源于广西东北部,流贯湖南东部,在湘阴县注入洞庭湖。全长856千米。干支流大部分可通航。 2.乌江支流。在贵州中部。长137千米。
2、[三湘]sān xiāng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2.指沅湘、潇湘、资湘。 3.指湖南。
3、[湘军]xiāng jūn
清朝将领曾国藩组织的镇压太平军的军队。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奉命组办团练,镇压起义军,后扩编为湘军。湘军以亲属关系组编,全军共约1.7万人,由曾国藩全权统领,主要活动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曾多次被太平军击败。太平天国天京内讧后,湘军乘机反扑,1864年7月,攻陷天京。后湘军实力日大,发展成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之一。
4、[湖湘]hú xiāng
湖南省 洞庭湖 和 湘江 地带。常用来代指 湖南。
5、[湘绣]xiāng xiù
湖南出产的刺绣。用色鲜明,十分强调颜色的阴阳浓淡。
6、[湘剧]xiāng jù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由流入湖南的弋阳腔、昆腔、皮黄腔等演变发展而成。包括高腔、弹腔(皮黄腔)、昆腔三种主要腔调。
7、[湘水]xiāng shuǐ
即 湘江。
8、[湘帘]xiāng lián
用湘妃竹制成的帘子。
9、[湘山]xiāng shān
1.山名。即 君山。在 湖南省 岳阳市 西南 洞庭湖 中。《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问博士曰:‘湘君 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 女 舜 之妻而葬此。’於是 始皇 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 湘山 树,赭其山。”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是山,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昔 秦始皇 遭风於此。” 2.山名。即 黄陵山。在 湖南省 湘潭市 北。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六·长沙府》:“﹝ 湘阴县 ﹞ 黄陵山,县北四十里,上有 舜 二妃墓。《括地志》谓之 青草山,孔颖达 以为 湘山 也。”
10、[湘语]xiāng yǔ
汉语方言之一,分布在湖南(西北部除外)。
11、[湘沅]xiāng yuán
湘江 与 沅江 的并称。二水皆在 湖南省,又常并称 沅湘。
12、[可湘]kě xiāng
(1206~1290)宋元时代临济宗杨岐派破庵派僧。
13、[湘川]xiāng chuān
即 湘江。
14、[漓湘]lí xiāng
漓江 与 湘江 的并称。
15、[湘汉]xiāng hàn
湘水 与 汉水 的并称。
16、[沈湘]shěn xiāng
1.亦作“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2.指贤者不为浊世所容,愤而自戕。
17、[湘平]xiāng píng
指 清 末 湖南省 湘潭 所用之平色。平,平色,旧时的一种衡量标准。每两约合库平八钱一分一厘七毫,合市制九钱六分八厘九毫。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有库平、湘平之异,有漕平、规平之殊。”康有为 等《公车上书》:“而吾元宝及锭,形体既难握携;分两又无一定,有加耗、减水、折色、贴费之殊,有库平、规平、湘平、漕平之异,轻重难定,亏耗滋多。”
18、[湘累]xiāng lèi
1.亦作“湘累”。1.指 屈原。元 张鸣善《脱布衫过小梁州》曲:“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弔 湘纍。”清 孔尚任《桃花扇·沉江》:“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 湘纍 怨。”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屈原 是赴 湘水 支流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 湘累。” 2.借指因罪被贬黜的人。宋 苏轼《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玉堂给札气如云,初起 湘纍 后佩银。”王十朋 集注:“舜民 字 芸叟,元丰 辛酉为 环庆 帅属,明年责监 郴州 酒税。郴 属 湖湘,故以 湘纍 称之也。”
19、[湘裙]xiāng qún
湘 地丝织品制成的女裙。
20、[淌湘]tǎng xiāng
见“淌游”。
21、[湘纍]xiāng léi
1.指 屈原。元 张鸣善《脱布衫过小梁州》曲:“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弔 湘纍。”清 孔尚任《桃花扇·沉江》:“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 湘纍 怨。”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屈原 是赴 湘水 支流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 湘累。” 2.借指因罪被贬黜的人。宋 苏轼《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玉堂给札气如云,初起 湘纍 后佩银。”王十朋 集注:“舜民 字 芸叟,元丰 辛酉为 环庆 帅属,明年责监 郴州 酒税。郴 属 湖湘,故以 湘纍 称之也。”
22、[湘流]xiāng liú
指 湘江。
23、[衡湘]héng xiāng
衡山和湘水的并称。
24、[江湘]jiāng xiāng
长江 和 湘江。也指 长江 和 湘江 流域。
25、[湘芸]xiāng yún
湘 地所产的香草。芸,香草名,有强烈气味,可驱除书中蠧鱼。
26、[湘鱼]xiāng yú
烹鱼。
27、[湘娥]xiāng é
指 湘妃。
28、[湘灵]xiāng líng
古代传说中的 湘水 之神。
29、[湘筠]xiāng yún
湘竹。
30、[湘月]xiāng yuè
词牌名。即《念奴娇》。
31、[湘燕]xiāng yàn
湖南 零陵 山上燕状之石。相传遇风雨即上下群飞,如真燕。
32、[湘絃]xiāng xián
见“湘弦”。
33、[沅湘]yuán xiāng
沅水 和 湘水 的并称。
34、[湘文]xiāng wén
1.湘地丝织品的花纹。 2.湘竹的花纹。
35、[湘吴]xiāng wú
湘水 与 吴兴 的并称。
36、[湘罗]xiāng luó
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借指 湖南省。
37、[韩湘]hán xiāng
见“韩湘子”。
38、[湘汨]xiāng mì
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
39、[湘渊]xiāng yuān
指 湘江 支流 汨罗江。
40、[湘神]xiāng shén
湘水 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