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拼音:biāo
释义:1.亦作“墂”。2.树梢。3.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4.顶端。5.特指山峰、山顶。6.始。与“終”相对。7.柱子之类。8.标志,符号。9.特指旧时出卖妇女、儿童或物品所插的草芥或竹篾标志。10.旗帜。11.题写。12.标明,显出。13.显扬。14.树立;建立。15.悬挂。16.准的;准则。17.榜样;代表。18.格调,风度。19.标致,俊美。参见“標致”。20.威风;脾气;火气。21.古代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22.古代武器名。参见“標子”。“標槍”。23.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名称。相当于后来的团。24.今上海市松江、浙江省、杭鄞等地所产的一种棉布。25.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26.犹盯,注视。27.用比较出价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如:招标;投标。28.订货的期票。29.方言。蹿出;喷出。30.量词。犹支,队。31.通“摽”。掷;刺。32.引申为砍,割。
拼音
biāo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biāo的字 拼音为biao的字基础解释
1.樹梢。《玉篇•木部》:“標,木末也。”《文選•盧諶•贈劉琨詩》:“綿綿女蘿,施于松標。” 2.末尾。指非根本的事物:“治標”。《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標。”尹知章•注:“標,末也。”《淮南子•天文》:“物類相動,本標相應。” 3.表記、符號:“商標”、“路標”、“音標”、“游標”、“浮標”。唐•李白《蜀道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4.旗幟。宋•陶穀《清異錄•卷四•火龍標》:“梁祖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緩急之際,用以揮軍,祖自目為火龍標。” 5.準則、榜樣。《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封神演義•第二回》:“且君為臣之標率,君不向道,臣下將化之。” 6.授給競賽中優勝者的獎勵品:“錦標”、“奪標”。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日祠山聖誕》:“其龍舟遠列成行,而先進者得捷取標賞,聲喏而退,餘者以錢酒支犒也。” 7.對一定數量的工程或商品,照一定的標準估定的價目:“底標”、“投標”、“開標”、“招標”。 8.清末陸軍編制,以三營為一標,相當於今日陸軍的團。 9.特出、揭舉:“標榜”、“標新立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唐•李白《明堂賦》:“遠則標熊耳以作揭,豁龍門以開關。” 10.表明、顯示:“標示”、“標明”、“標價”。《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梅標清骨,蘭挺幽芳。” 11.出標子比價競取:“標會”、“標購”。 12.才能出眾,很有本事的樣子。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三折》:“我做大將甚是標,兵書戰策不曾學,聽的廝殺推害病,正是買賣歸來汗未消。”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我做廚子實是標,偏能蒸作快烹炰。”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標-中華語文大辭典標标ㄅ丨ㄠbiāo1.事物的表面。[例]~本兼治|治~不如治本。2.標誌;記號。[例]路~|商~|航~。3.旗幟;用於獎賞競賽優勝的獎勵品。[例]~旗|錦~|奪~。4.目標;準則。[例]~竿|指~|~準|超~。5.(用文字、符號或其他方式)表明。[例]~示|~明|~價|~記號。6.揭舉。[例]~榜|~新立異。7.發包工程或大宗商品買賣時,設定的規格、條件。[例]底~|招~|投~|開~。8.出價競取。[例]~會|~購|競~。9.〈書〉樹梢。[例]綿綿女蘿,施于松~(《文選‧盧諶‧贈劉琨詩》)。10.量詞。用於計算隊伍(數詞限用「一」,多見於近代漢語)。[例]一~人馬。11.姓。
標-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標 biāo
❶樹梢。
《莊子·天地》:
至德之世……上如~枝,民如野鹿。(標枝:樹梢的枝條。)
盧諶《贈劉琨》詩:
綿綿女蘿,施(yì)于松~(連綿不斷的女蘿,蔓延在松樹梢上。女蘿:植物名。施:蔓延。)
引末端。
李白《秋日登揚州西靈塔》詩:
~出海雲長。(標:指塔頂。出:露出。)
❷標杆,標記。
《舊唐書·崔彦昭傳》:
但立直~,終無曲影。
郭璞《江賦》:
玉壘作東别之~。(玉壘:山名。東别:指沱江。)
引標明,寫明。
孫綽《遊天臺山賦》:
(天臺山)名~於奇紀。(奇紀:指《山海經》。)成語有「標新立異」。
❸標格,風度。
孔稚珪《北山移文》:
夫以耿介拔俗之~,蕭灑出塵之想……吾方知之矣。
❹標準。
杜甫《贈鄭十八賁》詩:
示我百篇文,詩家一~準。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iāo
1、[風標]fēng biāo
1.风度,品格。《世说新语·赏誉》“王丞相 云:‘刁玄亮 之察察,戴若思 之巖巖’”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晋书》:“戴儼 字 若思,广陵 人。才义辩济,有风标锋颖。”唐 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清 顾炎武《过张贡士尔岐》诗:“緇帷白室覩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 2.形容优美的姿容神态。宋 文同《再赠鹭鸶》诗:“颈若琼鉤浅曲,骰如碧管深翘。湖上水禽无数,其谁似汝风标。”元 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斜軃翠鸞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暎着云屏一半儿娇。”清 孔尚任《桃花扇·弹词》:“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 昭君 增妍丽,较 西子 倍风标。” 3.标识。《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4.风格。指作家、作品的特色。《太平广记》卷二一一引《唐画断·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具生,而风标特出。” 5.指风向器。
2、[風向標]fēng xiàng biāo
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永远指着风吹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