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ān

释义:1.浸泡。2.漫过;吞没。3.汗、泪等浸渍皮肤。4.时间久。5.广博;深入。

组词

淹埋 淹没 淹留 淹博 范仲淹 淹死 淹溺 淹蹇 淹灭

拼音

yān

笔顺

丿 𠃍
“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奄”上横宜短,撇捺开张,竖弯钩的竖对准撇捺的交叉点。

同音字

拼音为yā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基础解释

1.淹没:~死。庄稼遭水~了。 2.汗液等浸渍皮肤使感到痛或痒:夹肢窝被汗~得难受。 3.广:~博。 4.久;迟延:~留。

详细解释

〈动〉

  1. 浸泡

    淹芳芷于腐井兮。——刘向《九叹·怨思》

    淹之以乐好。——《礼记·儒行》。注:“谓浸渍也。”

    又如:淹荠燎菜(形容肮脏、破旧);淹渍(浸泡,淹浸)

  2. 淹没;沉没

    宅中水淹。——《北史·皇甫和传》

    又如:淹沉(沉溺)

  3. 逗留;挽留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屈原·涉江》

    为从者之淹。——《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淹久于敝邑。

    又如:淹息(逗留休息);淹回(徘徊;逗留);淹泊(停留;滞留)

  4. 拖延 。

    如:淹缠(拖延;滞留)

  5. 离开人世 。

    如:淹忽(去世,死亡);淹逝(去逝)

  6. 通“腌”。以盐渍食物

    煎鱼切肝,羊淹鸡寒。——《盐铁论·散不足》

〈形〉

  1. 广博;深入

    平子淹通(通达),故虑周而藻密。——《文心雕龙·体性》

    淹究经术。——欧阳修《新唐书》

    又如:淹贯精微(渊博贯通、精深微妙);淹泓(渊深广大);淹明(渊博通达);淹洽(渊博;深通);淹决(深通)

  2. 满 。

    如:淹月(满月);淹心(心满意足)

  3. 时间长

    淹,久也。——《尔雅》

    无令舆师淹于居地。——《左传·成公二年》

    日月忽其不淹兮。——《离骚》

    王师淹病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又如:淹留(久留);淹滞(长久停留。比喻有才德者沉沦下位或没有升迁)

  4. 迟缓

    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贾谊《鹏鸟赋》

    又如:淹迟(缓慢;迟缓);淹懈(迟怠)

  5. 气息微弱 。

    如:淹黄潦倒(形容病人形貌枯槁、气息奄奄的状态);淹淹一息(形容气息极微弱)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淹淹-汉语大词典

淹淹1.气息微弱,濒于死亡。
●明徐霖《绣襦记·得觅知音》:“我气息淹淹难调理,应做他乡鬼。”
●清阮旻锡《还家》诗:“病妻久卧床,淹淹迫岁暮。”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聩的狠,一日又觉得明白些。”
2.引申为将尽之意。
●元张可久《一枝花·秋景》套曲:“残暑淹淹,爽气被楼台占。”
3.昏昏沉沉;委靡不振。
●明汤显祖《牡丹亭·慈戒》:“﹝小姐﹞淹淹春睡去了,敢在做梦也。”
●明王錂《春芜记·讯病》:“想鼓尽云和人更远,愁绪相牵,似殢酒淹淹。”
4.昏暗貌。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摺:“天也,每番家小生要做些儿功课,不曾拏起笔来,可又早淹淹的晚了。”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摺:“自从那云滚滚卯时初,直至日淹淹的申牌后。”
●明袁宏道《徐州道中》诗:“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5.水流貌。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摺:“俺只见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和着这滚滚的尸骸炼做丘冢。”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摺:“你怎知我这愁呵,似长江淹淹的不断流。”
●明徐复祚《投梭记·折齿》:“你看我翠鬟蓬松乱散,望东墙淹淹泪眼。”
●清何述稷《苦雨》诗:“客舍淹淹雨,春愁瓮里天。”
6.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干瘪。
●《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我怕几两银子极极的花费了,两个果子淹淹了。”

淹-中華語文大辭典

淹淹丨ㄢyān1.浸泡;淹沒。[例]洪水~了莊稼︱孩子被~死了。2.汗、淚等浸漬、刺激皮膚。[例]眼淚把脖子都~了︱傷口被汗水~得難受。3.〈書〉久;遲延。[例]~留│~滯。4.〈書〉深廣;精深。[例]~博│~通︱~雅。5.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ān

1、[淹没]yān mò

(大水)漫过;盖过:河里涨水,小桥都~了。雷鸣般的掌声~了他的讲话。

2、[淹埋]yān mái

(淤泥、沙土)盖过;埋住:铁路被淤泥~了。

3、[淹博]yān bó

渊博;广博:学识~。

4、[淹死]yān sǐ

暂未释义

5、[淹溺]yān nì

人体淹没于水中;溺水。

6、[淹留]yān liú

长期逗留:~他乡。

7、[淹灭]yān miè

埋没;淹没。

8、[淹思]yān sī

迟滞的思路。

9、[淹禁]yān jìn

监禁;关押。

10、[淹藴]yān yùn

犹积蓄。

11、[振淹]zhèn yān

起用久被废黜的贤者。

12、[淹寂]yān jì

沉寂。

13、[淹冉]yān rǎn

犹渐冉。逐渐,渐渐。

14、[淹病]yān bìng

1.久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晋,大国也,王师淹病矣。君请勿许也。” 2.久病。汉 枚乘《七发》:“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傴起嬖,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懣、酲醲病酒之徒哉!”

15、[淹诀]yān jué

永别,死去。

16、[亟淹]jí yān

急速流逝。

17、[寂淹]jì yān

谓孤寂滞留。

18、[淹淹]yān yān

1.气息微弱,濒于死亡。 2.引申为将尽之意。 3.昏昏沉沉;委靡不振。 4.昏暗貌。 5.水流貌。 6.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干瘪。

19、[淹贯]yān guàn

1.深通广晓。 2.指深通广晓的人。

20、[淹岁]yān suì

犹经年。《晋书·苻坚载记下》:“臣闻 季梁 在 随,楚 人惮之;宫奇 在 虞,晋 不闚兵。国有人焉故也。及谋之不用,而亡不淹岁。”宋 薛季宣《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诗:“雪中山更好,淹岁定如何。”《明史·谭纶传》:“纶 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輒调,居官无淹岁。”

21、[淹阙]yān quē

停缺。

22、[淹疾]yān jí

1.久病。《隶释·汉淳于长夏承碑》:“建寧 三年六月癸巳,淹疾卒官。” 2.犹隐疾。金 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师始事尊宿 霍子华。子华 故有淹疾,师侍奉惟谨。”

23、[淹蕴]yān yùn

积蓄。

24、[淹纪]yān jì

长期。

25、[淹中]yān zhōng

1.春秋 鲁国 里名。在今 山东省 曲阜市。古文《礼经》所出之处。《汉书·艺文志》:“《礼古经》者,出於 鲁 淹中。”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里名也。”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三:“曩将 奄 宅证 淹中,肃肃微言謦欬逢。” 2.借指儒家学术中心。南朝 梁 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於时 淹中、稷下 之生,金华、石渠 之士,莫不过衢樽而挹多少,见斗极而晓西东。”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冬《礼》春《诗》之化,再造双 川;淹中、稷下 之风,一匡三 蜀。”唐 皇甫冉《闲居作》诗:“学谢 淹中 术,诗无 鄴下 名。” 3.深广中正。《宋书·谢景仁传》:“其器体淹中,情寄实重。”

26、[淹逝]yān shì

1.疾速地过去。 2.去世。莆仙剧《父子恨》第八场:“忽然便告淹逝,真是恍如隔世!”

27、[淹延]yān yán

1.长久。唐 黄滔《祭陈侍御峤》:“莫不 汉 帷驻策,薛 石留牋,从容渥泽,宠异淹延。”元 郝经《老马》诗:“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 2.拖延。《金史·佞幸传·李通》:“太师 梁王 连年南伐,淹延岁月。”明 叶子奇《草木子·克谨》:“其能淹延数岁,直至戊申而后失国,亦云幸矣。” 3.指疾病缠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不幸染尘疾,风散难医治,淹延近一岁。”《西游记》第六八回:“近因国事不祥,沉疴伏枕,淹延日久难痊。”

28、[稽淹]jī yān

滞留。

29、[淹恚]yān huì

犹积怨。

30、[淹数]yān shù

迟速。

31、[淹袭]yān xí

掩袭。乘人不备而突然袭击。

32、[淹明]yān míng

渊博通达。

33、[淹枉]yān wǎng

长期冤屈。

34、[淹雅]yān yǎ

1.宽宏儒雅。《世说新语·政事》“陆太尉 诣 王丞相 咨事”刘孝标 注引《陆玩别传》:“玩 器量淹雅。”《魏书·乐志》:“卫军将军、尚书右僕射臣 高肇 器度淹雅,神赏入微。”明 李贽《初潭集·师友八·论人》:“褚中郎 向 淹雅有器量。” 2.犹高雅。《宋书·王微传》:“卿少陶玄风,淹雅修畅。”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有士子容止可观,进趋淹雅。”宋 陆游《南唐书·陈乔传》:“乔 风度淹雅,小心守法度。” 3.犹渊博。清 张海鹏《<曲洧旧闻>跋》:“寧徒援据精博,足夸淹雅乎哉?”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余同年生 谢梦渔,以庚戌进士第三人及第,学问淹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吴 则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颇极广泛。”

35、[淹薄]yān báo

停泊;停宿。《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定山 缅云雾,赤亭 无淹薄。”李善 注:“王逸 曰:‘泊,止也。’薄与泊同。”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安有六騑在行,淹薄风露,取诸外府,以饟军食,而谓吾人忍有不令之词乎?”明 陈子龙《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苕 霅 何淹薄?”

36、[消淹]xiāo yān

犹消遣。

37、[淹流]yān liú

1.隐退;屈居下位。 2.羁留;逗留。

38、[淹迟]yān chí

1.缓慢;迟缓。《西京杂记》卷三:“枚皋 文章敏疾,长卿 制作淹迟。”宋 王安石《谢知制诰启》:“製作淹迟而不工,思虑短浅而不敏。”《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五引《朝野杂录》:“晋国 知制誥二十年,最号淹迟,歷仕 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不容。” 2.延缓。《隋书·段文振传》:“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

39、[淹该]yān gāi

1.渊博。《新唐书·叛臣传上·陈少游》:“及升坐,音吐清辩,据引淹该,问穷而对有餘。”宋 李刘《谢董侍郎居谊举状》:“乏 吴下 阿蒙 之学,顾曰淹该;无 江 南 子布 之词,反云典丽。”《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九年》:“熹 学问淹该,但泥於所守,差少通耳。”清 黄秩浚《<广卓异记>题词》:“吾乡先辈多奇才,乐公 子正 尤淹该。” 2.精通。《新唐书·赵彦昭传》:“武孟 感激,遂力学,淹该书记。”《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啖助 字 叔佐,赵州 人,后徙 关中。淹该经术。”

40、[淹翔]yān xiáng

盘桓;逗留。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淹的反义词 淹的近义词 淹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淹能组什么词
  • 淹能组什么词语
  • 淹可以组什么词
  • 淹可以组什么词语
  • 淹字可以组什么词
  • 淹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淹字能组什么词
  • 淹字能组什么词语
  • 淹字开头的成语
  • 淹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