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
拼音:lèi
释义:1.种类;许多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综合。2.指族类。3.法式;法则。4.事理。5.形貌;形象。6.相似;像。7.比较;品别。8.类次。9.善,美好。10.遵循。11.众多。12.率,皆;大抵。13.古代传说中的兽名,似狸。14.古代祭名。以特别事故祭告天神。15.占卜时,龟行于水中,头向左顾者称“類”。16.通“纇”。偏;不平。17.通“纇”。疵节。
拼音
lèi笔顺
丶 丿 一 丨 丿 丶 一 丿 丶 丶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èi的字 拼音为lei的字基础解释
见“类”。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類-中華語文大辭典類类ㄌㄟˋlèi1.種類;相同或相似事物的綜合。[例]~別︱分門別~︱同~︱物以~聚。2.相似。[例]~似︱畫虎不成反~犬。3.量詞。用於計算性質或特徵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例]兩~人︱有兩~情況︱同一~問題。4.姓。
類 -古漢語常用詞典lèi
①種類;類別。《齊桓晉文之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也。”②類推;推論。《公輸》:“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③類似;像。《與吳質書》:“志意何時複~昔日。”《項脊軒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女郎也?”④事例;事物。《屈原列傳》:“舉~邇而見義遠。”⑤大抵;大致。《訓儉示康》:“走卒~士服,農夫躡絲履。”⑥典範;榜樣。《懷沙》:“明告君子,吾將以為~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èi
1、[黨類]dǎng lèi
1.亲族。汉 王充《论衡·顺鼓》:“母之党类为害,可攻母以救之乎?” 2.犹党与。《后汉书·宦者传论》:“搆害明贤,专树党类。”《明史·柴车传》:“今乃復来,安知他日不再叛,宜徙 江 南,离其党类。”《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长而诱於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復能拘制矣。” 3.同类。唐 司空图《共命鸟赋》:“若兹党类,彼实弘多。”唐 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又捕採唯止其身,更无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