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
拼音:sōng
释义:1.吴淞江(Wúsōng Jiāng),水名,发源于江苏,流经上海,入黄浦江。
组词
雾淞 霿淞 淞江鲈拼音
sōng笔顺
丶 丶 ㇀ 一 丨 丿 丶 丿 ㇏ 𠃋 丶同音字
拼音为sōng的字 拼音为song的字基础解释
吴淞江(Wúsōng Jiāng),水名,发源于江苏,流经上海,入黄浦江。详细解释
同“凇”。水气凝结成的冰花
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宋· 曾巩《雾淞》
中国江名 。淞江,通称“吴淞江”。发源于太湖,到上海跟黄浦江合流入长江
淞,水名,在 吴。——《广韵》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淞-中華語文大辭典淞ㄙㄨㄥsōnɡ用於地名。淞江,水名,源於江蘇太湖,經上海與黃浦江匯合入海。通稱為「吳淞江」。也作「蘇州河」。
淞-中華大字典1、淞讀音:思恭切,音蜙,冬韻。釋文:
❶江名。在吳郡。見《集韻》。
〔按正字通曰。今作松。詳松字〕。
❷吳~。江名。《宋書河渠志》:通直郞陳仲方議濬吳~江。自大通入海。
〔案吳~江。卽~江。入海處名吳~口。在江蘇上海縣東北三十餘里。其處有吳~鎭。淸光緖二十三年。自行開爲商埠〕。
2、凇讀音:思恭切,音鬆,冬韻。蘇弄切,鬆去聲,送韻。釋文:凍囲也。《字林》:寒氣結水如珠。見睍乃消。齊魯謂之霧~。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ōng
1、[雾淞]wù sōng
寒冷天,雾滴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雾淞”。通称树挂。
2、[霿淞]méng sōng
同“雾淞”。宋 曾巩《冬夜即事》诗:“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霿淞寒。”一本作“雾淞”。参见“雾淞”。
3、[淞江鲈]sōng jiāng lú
即 松江 鲈鱼。产于我国沿海等地的一种名贵食用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