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
拼音:zī
释义:1.淄河,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出山东莱芜,东北流经临淄,入小清河。
组词
磷淄 临淄 渑淄 淄博 淄蠹 淄磷 淄流 淄渑 淄涅 淄素 淄牙 淄阳 淄州砚 涅而不淄拼音
zī笔顺
丶 丶 ㇀ 𡿨 𡿨 𡿨 丨 𠃍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zī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淄河,水名,在山东。详细解释
中国水名
今山东省内的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市东,过广饶县境,汇合小清河入海
山东省新泰县的羊流河
中国古州名 。隋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形〉 黑色。通“缁”
不曰白乎?涅尔不淄。——《史记·孔子世家》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
在涅贵不淄。——崔瑗《座右铭》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淄-中華語文大辭典淄ㄗzī用於地名:1.淄河,水名,在山東,流入渤海。2.淄博,市名,在山東。
淄-中華大字典1、淄讀音:莊持切,音菑,支韻。釋文:
❶水名。《水經淄水》:~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東北過臨~縣東。又東過利縣東。又東北入于海。
〔按水道提綱。~水源出~川縣西南。與萊蕪接界之原山分水嶺。東經臨~縣樂安縣入淸水泊。由泊東北入海。漢書地理志云。萊蕪原山~水所出。山在今山東~川縣東南七十里〕。
❷州名。唐置。屬河南道。宋仍之。金改爲~川。卽今山東~川縣治。
❸臨~。縣名。漢置。屬齊郡。卽今山東臨~縣治。
❹黑也。《太玄更》:化白于泥~。
❺杭俗詬人嘲我曰~牙。《游覽志餘》:杭人有諱本語而巧爲俏語者。如詬人嘲我曰~牙。胡說曰扯淡。有謀未成曰掃興。無言默坐曰出神。則自宋時棃園市語之遺。未之改也。
❻~丘。複姓。《古今姓氏書辯證》:~一作菑。其先以所食爲氏。英賢傳。齊勇士、菑丘訢。
❼通菑。《周禮職方氏》:幽州。其浸菑。
〔注〕:菑出萊蕪。
❽通甾。《書禹貢》:濰~其道。〔漢書地理志作惟甾其道〕。
❾或作浱。《武班碑》:齊國臨浱。
2、訶釋文:淄俗字。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ī
1、[磷淄]lín zī
见“磷緇”。
2、[淄磷]zī lín
“涅而不淄”与“磨而不磷”的略语。谓染而不黑,磨而不薄。喻操守。坚贞。
3、[淄渑]zī miǎn
1.淄水和渑水的并称。皆在今山东省。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 2.比喻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4、[淄流]zī liú
僧徒。因僧人多穿黑衣,故称。
5、[淄青]zī qīng
唐 方镇名。或称 淄青平卢,或称 平卢。宝应 元年(公元762年)置,天祐 二年(公元905年)为 朱全忠 所并。其间节度使 李正己 祖孙三代割据达五十四年之久。唐 白居易《贺平淄青表》。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贺表》:“感以至诚,喜溢 淄青 之詔,陈之大训,荣逾飞白之书。”
6、[淄涅]zī niè
语出《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淄,通緇。后以“淄涅”比喻污点或不好的品质。
7、[淄素]zī sù
缁素;黑白。
8、[淄蠹]zī dù
污染侵蚀。
9、[渑淄]miǎn zī
渑水 与 淄水 的并称。二水在今 山东省。
10、[淄牙]zī yá
方言。对别人嘲讽自己的斥责语。
11、[淄阳]zī yáng
说,颛顼悟出了天地之道,在玄宫主持了宗教改革,玄宫因此而得名。
12、[淄州砚]zī zhōu yàn
山东省 淄川县 出产的石砚。
13、[涅而不淄]niè ér bù zī
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