鲋
拼音:fù
释义:1.古书上指鲫鱼。2.古指井中蛤蟆。
组词
鲋子 鲋鱼 鲋禺 鲵鲋 涸鲋 射鲋 庄鲋 鲋隅 涸辙鲋 涸鲋得水 涸辙之鲋 鲋蛰之穴拼音
fù笔顺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 丿 丨 一 亅 丶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古书上指鲫鱼:涸辙之~。详细解释
鲫鱼 。
如:鲋鱼(鲫鱼);鲋子(妾鱼)
蛤蟆
井谷射鲋。——《易·井》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鲋-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鮒
鲋-汉语大词典鲋fu
ㄈㄨˋ
〔《广韵》符遇切,去遇,奉。〕
1.鲗鱼。
●《仪礼·士昏礼》:“腊必有鲜,鱼用鲋,必殽全。”
●汉焦赣《易林·损之干》:“鲤鲔鲋虾,积福多鱼。”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干鱼启》:“况复洞庭鲜鲋,温湖美鲗,波澜成雨,鳞甲防寒。”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鲗》:“鲗,即鲋也。”
2.虾蟆。
●晋左思《吴都赋》:“虽复临河而钓鲤,无异射鲋于井谷。”
3.通“附”。
●《墨子·大取》:“智与意异,重同,具同,连同,同类之同,同名之同,丘同,鲋同。”
●孙诒让间诂:“鲋、附通……《周礼·大司徒》郑注云:‘附,丽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ù
1、[射鲋]shè fù
射取小鱼。
2、[庄鲋]zhuāng fù
《庄子·外物》:“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 监河侯。
3、[鲋子]fù zǐ
即妾鱼。
4、[涸鲋]hé fù
见“涸辙之鮒”。
5、[鲵鲋]ní fù
泛指小鱼。
6、[鲋鱼]fù yú
1.即鲫鱼。 2.山名。在今河南省清丰县顿丘故城西北。一名高阳山,又名青冢山。传说帝颛顼高阳氏葬于此山之阳。
7、[鲋鰅]fù yú
见“鮒隅”。
8、[鲋禺]fù yú
见“鮒隅”。
9、[谷鲋]gǔ fù
《易·井》:“井谷射鮒。”孔颖达 疏:“《子夏传》云:‘井中虾蟆呼为鮒鱼也。’”后即以“谷鮒”指井中虾蟆。
10、[鲋隅]fù yú
亦作“鮒禺”。亦作“鮒鰅”。山名。即 鲋鱼山。
11、[井鲋]jǐng fù
1.生活在井中的鲋鱼。喻见识浅陋。语本《易·井》:“井谷射鮒。”唐骆宾王《答员半千书》:“夫鯤之为鱼也,潜碧波,泳沧流,沉腮於渤海之中,掉尾乎风涛之下,而濠鱼井鮒自以为可得而齐焉。”唐欧阳詹《刖卞和述》:“昔宋玉以蕃禽井鮒不测灵凤长鲸,信哉。” 2.喻身处困境。
12、[涸辙鲋]hé zhé fù
见“涸辙之鮒”。
13、[涃辙之鲋]kùn zhé zhī fù
原意:比喻陷于困境、需要能解燃眉之急的人来讽刺达官贵人漠视穷人的苦难。新意:揭示以权谋私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14、[鲋蛰之穴]fù zhé zhī xué
《易·井》:“井谷射鮒。”孔颖达 疏:“子夏 传曰:井下虾蟆呼为鮒鱼也。”井底为井蛙蛰伏的窟穴,故用以代称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