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gé

释义:1.蛤蜊、文蛤等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蛤的颜色美丽,体外有壳,生活在浅海泥沙中。2.见“蛤蚧”。爬行动物,外形像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可入药。

组词

蛤蜊 蛤蚧 车蛤 蚌蛤 马蛤 文蛤 沙蛤 蛤子 食蛤蜊 蛤黎酱 食蛤梨 蛤蜊粉 蛤精疾 穷蛤螺 且食蛤蜊 雕蚶镂蛤

拼音

笔顺

𠃍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há的字 拼音为ha的字

基础解释

1.蛤蜊、文蛤等双壳类软体动物。2.见〖蛤蚧〗。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虫,合声。本义:蛤蜊) 同本义。产于浅海泥沙中,也可以人工养殖。肉可食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韩非子·五蠹》

    又如:蛤子(小蛤蜊);蛤蟹(蛤蜊与螃蟹);蛤灰(以蚌蛤壳烧成的灰);蛤像(蛤蛎的佛像);蛤蛎(即蛤蜊)

  2. 另见 há

〈名〉

  1. 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

    如:蛤鱼(青蛙)

  2. 另见 g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蛤-中華語文大辭典

蛤1ㄍㄜˊɡé蛤蜊等軟體動物的統稱。蛤2ㄏㄚˊhá參見【蛤蟆】。

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蛤² ɡé
见〖蛤蚧〗。另见505页há。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蛤蜊]gé lí

〈名〉瓣鳃类软体动物,壳卵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泥沙中。也用于文蛤的通称。

2、[文蛤]wén gé

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多为灰白色,有光泽,长5—10厘米,生活在沿海泥沙中,以硅藻为食物。通称蛤蜊。

3、[蛤蚧]gé jiè

爬行动物,外形像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可入药。

4、[蛎蛤]lì gé

牡蛎的别名。《神农本草经》卷二:“牡蠣,味咸平……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一名蠣蛤,生池泽。”

5、[沙蛤]shā gé

一种生活于浅海泥沙中的蛤蜊。

6、[车蛤]chē gé

即西施舌。贝类动物名。肉白似乳,形酷肖舌,味鲜美。

7、[蛤蚌]gé bàng

犹蚌蛤。

8、[蛤灰]gé huī

以蚌蛤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

9、[蛤骨]gé gǔ

蛤蜃的甲壳。

10、[风蛤]fēng gé

蛙的一种。

11、[蠯蛤]pí gé

蚌与蛤。泛指蛤属。

12、[马蛤]mǎ gé

马刀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马刀》。

13、[蛙蛤]wā gé

即蛙。

14、[蛤棃]gé lí

亦作“蛤梨”。即蛤蜊。

15、[蛤蜃]gé shèn

蚌类。大蛤为蜃。

16、[海蛤]hǎi gé

海中各种蛤类的总称。

17、[圆蛤]yuán gé

蛙的一种。

18、[蚌蛤]bàng gé

亦作“蜯蛤”。蚌与蛤。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诗文中常混用以称蚌。

19、[蜃蛤]shèn gé

大蛤和蛤蜊。《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杨伯峻 注:“蜃,大蛤;蛤,蛤蜊。均海内可食的动物。”汉 张衡《西京赋》:“蘧藕拔,蜃蛤剥。”

20、[珠蛤]zhū gé

能产珠之蛤。

21、[花蛤]huā gé

蛤的一种。即文蛤。

22、[月蛤]yuè gé

蛤蜊的别名。古人谓蚌蛤之实虚随月之望晦而变化,故称。

23、[蛤梨]gé lí

见“蛤棃”。

24、[魁蛤]kuí gé

蚶的别名。

25、[蛤解]gé jiě

见“ 蛤蚧 ”。

26、[蛤仔]gé zǎi

又称“玄蛤”、“花蛤”。软体动物,双壳纲,帘蛤科。贝壳卵圆形,长约4~5厘米。生活在浅海泥沙滩中。中国、菲律宾、日本都产,肉可供食用,是重要的养殖贝类。

27、[牡蛤]mǔ gé

见“牡蠣”。

28、[蛤子]gé zǐ

小蛤蜊。

29、[蛤蠏]gé xiè

见“蛤蟹”。

30、[蛤柱]gé zhù

即江珧柱。又称干贝。由海产贝蛤等闭壳肌干制成的珍贵食品。

31、[夜蛤]yè gé

夜明珠。

32、[玄蛤]xuán gé

一种瓣鳃纲类软体动物。介壳呈三角形而略圆,生活在浅海泥沙滩中。

33、[風蛤]fēng gé

蛙的一种。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沅陵 胡宰留,栝苍 人,闻之,亟令人捉去。谓其乡里以为珍品,名曰风蛤。”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昆虫下·蛙》:“世南 过 眉州,见水滨大虾蟆,两两相负,牢不可拆,乡里以为珍品,名曰风蛤。”

34、[蛤蟹]gé xiè

1.亦作“蛤蠏”。蛤蜊与螃蟹。 2.蛤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蛤蚧》。

35、[蛤粉]gé fěn

1.即蛤蜊粉。宋 米芾《画史》:“古书画皆圜盖,有助於器。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如以一花头瓦安三足尔。墨称螺;製必如蛤粉,此又明用凹砚也。”参见“蛤蜊粉”。 2.即蛤灰。《水浒传》第八二回:“第五个贴浄的,忙中九伯,眼目张狂,队额角涂一道明戧,劈门面抹两色蛤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蚌》:“其肉可食,其殻可为粉,湖沔 人皆印成锭市之,谓之蚌粉,亦曰蛤粉。古人谓之蜃灰,以饰墙壁,闉墓壙,如今用石灰也。”参见“蛤灰”。

36、[吠蛤]fèi gé

蛙鸣。

37、[虾蛤]xiā gé

1.兽名。 2.虾和蛤。

38、[瑕蛤]xiá gé

兽名。

39、[香蛤]xiāng gé

即蛤蜊。肉味香美,故称。

40、[蛤像]gé xiàng

蛤壳内神像。

1、[蛤蟆]há ma

青蛙和虾蟆的别名。

2、[蛤蟆镜]há ma jìng

镜片较大,略呈蛤蟆眼睛形状的太阳镜。

3、[蛤蟆夯]há má hāng

夯地基用的一种电动建筑工具。因其工作时状如蛙跳,故名。

4、[蛤蟆锁]há má suǒ

锁体像只准备起跳的蛤蟆,俗话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彼此之间相差距离较远。

5、[癞蛤蟆]lài há ma

蟾蜍的通称。

6、[蛤蟆夜哭]há má yè kū

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7、[且食蛤蜊]qiě shí há lì

指姑且置之不问。

8、[井底蛤蟆]jǐng dǐ há má

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9、[踞鼃食蛤]jù wā shí há

《淮南子·道应训》载,秦始皇 时博士 卢敖,游于北海,在 蒙穀山 上,见一人逃匿于碑阴,踞坐龟壳而食蛤蜊。卢敖 见后,自我介绍周行四极,唯北阴未窥,欲与他交朋友而同游历。这人听后,露齿而笑,说宇宙间大得很呢,你才游了一小块,就说穷观,还差得远呢!“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说着,这人举臂而纵身,跳入云中。后以“踞鼃食蛤”谓超然脱世,遨游四方。明 杨慎《词品·黄玉林》:“﹝ 黄玉林 ﹞贈 丁南鄰 云:‘待踞鼃食蛤,相期汗漫,與煙霞會。’用 盧敖 事也,見《淮南子》。”按,鼃,同“蛙”。当作“龜”。

10、[蛤蟆叫天]há má jiào tiān

蛤蟆叫天在“金蟾望月”石的西边50米处,有几块较大而平整的石头,据说,当年井冈山的好汉王佐在当绿林1时就是以笔架山下的行洲、下庄为大本营,笔架山是他们常来之地。

11、[元宝文蛤]yuán bǎo wén há

口味独特,造型美观。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蛤的反义词 蛤的近义词 蛤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蛤能组什么词
  • 蛤能组什么词语
  • 蛤可以组什么词
  • 蛤可以组什么词语
  • 蛤字可以组什么词
  • 蛤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蛤字能组什么词
  • 蛤字能组什么词语
  • 蛤字开头的成语
  • 蛤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