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
拼音:yí
释义:1.沂河,水名。发源于山东,南流至江苏入海。2.姓。
组词
沂咏 泗沂 沂志 汉沂 沂曲 海沂 沂沭 浴沂 沂水弦歌 沂水舞雩拼音
yí笔顺
丶 丶 ㇀ 丿 丿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1.沂河,水名,发源于山东,流入江苏。 2.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斤声。本义:沂水。古水名)
同本义
源出山东省曲阜县东南的尼山,西流至滋阳县合于泗水。
大沂河古又称沂水。源出山东省的沂山,南流经沂水县、临沂县、郯城县境入江苏省
山名。又称东泰山 。在山东省沂水县北,临朐县南
古州名 。州治在今山东省临沂县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沂-中華語文大辭典沂丨ˊyí1.用於地名:(1)沂河,水名,發源於山東,向南流入江蘇。(2)沂蒙山,地名,在山東。2.姓。
沂-中華大字典1、沂讀音:魚衣切,音溰,微韻。釋文:
❶水名。《說文》:~水出東海費東。西入泗。一曰。~水出泰山蓋。靑州浸。《段注》:水經曰。~水出泰山蓋縣艾山。許云出東海費東。說乖異者。蓋~山卽東泰山。是山盤回數縣。今~水出~水縣之雕厓山。卽~山西峯也。
〔按雕厓山在~水縣西北一百七十里。接蒙陰縣北境。淸一統志云。~水出蒙陰縣北。東南流經~水縣。據此~水出今山東蒙陰縣雕厓山。段云出~水縣之雕厓山。未當。淸一統志又云。~水東流經蓋縣故城。似水經云出泰山蓋縣艾山。係因此而誤〕。
❷山名。四鎭之一。《周禮職方氏》:其山鎭曰~山。
〔注〕:~水所出也。〔在今山東~水縣北一百十里〕。
❸地名。《左定五年傳》:大敗夫槩王于~。
〔注〕:楚地。
❹州名。本秦瑯琊地。宋置北徐州。周改~州。見《廣輿記》。〔卽今山東蘭山縣治〕。
❺姓也。明沐陽令~州。
2、沂讀音:魚巾切,音銀,眞韻。釋文:
❶大箎也。《爾雅釋樂》:大箎謂之~。《孫注》:箎聲悲。~、悲也。《圖入箎字》。
❷厓也。《漢書敍傳》:硏桑心計於無~。
❸釿或字。《集韻》:釿。器之釿鍔也。或作~。
3、釿讀音:疑引切,音齗,軫韻。舉欣切,音斤,魚斤切,音䖐,文韻。釋文:
❶劑斷也。見《說文斤部》。《段注》:謂以斤斧之屬。制斷金鐵物也。今俗間謂戾斷堅爲~斷。當卽此字。
❷同斤。斫木也。《莊子在宥》:~鋸制焉。《釋文》:~、本亦作斤。
❸平木具。《釋名釋用器》:~。謹也。板廣不可得削。又有節。則用此~之。所以詳謹令平滅斧迹也。
4、釿讀音:疑巾切,音銀,眞韻。釋文:器之~鍔也。器凹下處曰~。凸起處曰鍔。見《正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í
1、[浴沂]yù yí
语出《论语·先进》:“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谓在 沂水 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
2、[沂鄂]yí è
器物表面的凹凸纹理。沂,凹纹;鄂,凸纹。
3、[沂志]yí zhì
指知时乐命、逍遥自在、不求为政的志愿。
4、[泗沂]sì yí
泗水 和 沂水 的并称。
5、[沂曲]yí qǔ
谓在 沂水 边逍遥歌唱。
6、[沂咏]yí yǒng
《论语·先进》:“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指知时乐命、逍遥自在、不求为政的志愿。
7、[沂沭]yí shù
沂河 和 沭河。
8、[沂垠]yí yín
边境。
9、[海沂]hǎi yí
海边。
10、[汉沂]hàn yí
银河边。
11、[沂水絃歌]yí shuǐ xián gē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 曾点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宋 苏辙《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一:“沂水 絃歌重 曾点,菑川 故旧识 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