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wū

释义:1.古称能以舞降神的人,现指以消灾去病为名,装神弄鬼、祈祷求神以骗取钱财的人。2.(Wū)姓。

组词

巫师 巫术 巫婆 女巫 巫医 巫女 巫山 男巫 巫支祁 楚巫娥 巫支祈 楚巫鬟 楚山巫水 楚雨巫云 诃佛诋巫 另楚寒巫 十二巫峰 巫蛊之祸 巫山神女 巫山云雨 巫云楚雨 云雨巫娥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上横短,下横长,中竖正直居中,两个“人”大小适中,左右对称。

同音字

拼音为wū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基础解释

古代所谓能以舞降神的人。主管奉祀天帝鬼神、为人祈福禳灾,并兼事占卜、星历之术。后演变成为专门以装神弄鬼骗取财物为职业的人:~术。~婆。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象女巫两袖舞形。本义: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2. 同本义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说文》

    一驼背巫。——《聊斋志异·促织》

    巫从旁望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唐· 韩愈《师说》

  3. 商代的巫地位较高。周时分男巫、女巫,司职各异,同属司巫。春秋以后,医道渐从巫术中分出

    然疑家巫有蔡妪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韩非子·显学》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史记·滑稽列传》

    又如:巫女(巫婆,巫妪。女巫;也指巫山上的神女);巫史(古代为人问神鬼报功祈福,并转达鬼神降福之意的人。即巫祝);巫尪(古代祈雨女巫);巫步(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巫东由人(马来人);巫神自荐(比喻女子主动求爱);巫蛊厌睐(迷信人通过诅咒或祈祷鬼神加祸于人)

  4. 中国古代医师也称“巫” 。

    如:巫蛊厌睐(迷信之术,通过诅咒或祈祷,使鬼神加害于人)

  5. 巫州 。唐代设置,治所在今湖南省黔阳西南黔城镇

  6. 古县名 。秦设置。汉因之。治所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7. 巫山

  8. 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

    如:巫山梦(巫山之梦。战国时,楚襄王游云梦台馆,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二人极尽欢快之事);巫峡雨(指男女间幽会情欢);巫山一段云(形容女子美丽的鬓发或优美的身段);巫山云雨(巫云。男女合欢);巫娥(巫山神女)

  9. 在今山东省肥城县西北

  10. 另在湖南省城步县东

    [城步县] 又有 巫山,以 巫水所出也。——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巫-中華語文大辭典

巫ㄨwū1.古代指能和鬼神溝通,從事占卜、祈福,或兼用藥物替人治病的人。後亦指假借巫術之名,裝神弄鬼,招搖撞騙的人。[例]~術|~醫|~婆|~師。2.姓。

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巫㈠工47(語音)ㄨ(語音)wū名①神鬼的代言人或是代人祈禱,求鬼神賜福、解決問題的人。如:「女巫」、「巫祝」、「巫醫」。宋.樂雷發〈常寧道中懷許介之〉詩:「野巫豎石為神像,稚子搓泥作藥丸。」②姓。如商代有巫咸。巫㈡工47(讀音)ㄨˊ(讀音)wú㈠之讀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巫婆]wū pó

专门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2、[巫术]wū shù

巫师使用的法术。

3、[巫峡]wū xiá

长江三峡之一。西起重庆市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长约45千米。两岸峭壁高出江面约100米,山峰高出江面500—1 300米,著名的有巫山十二峰。

4、[巫师]wū shī

专门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多指男巫)。

5、[女巫]nǚ wū

以装神弄鬼、搞迷信活动为业的女人。也叫巫婆。

6、[巫山]wū shān

1.中国名山。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1 500米。长江穿行其间,形成三峡,巫峡沿岸有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为秀丽。 2.地名。在重庆东部。

7、[巫女]wū nǚ

女巫。

8、[巫蛊]wū gǔ

1.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 2.指巫蛊之祸。

9、[巫医]wū yī

1.专门从事于用咒语、符咒、卜占、草药和魔法以治病、驱邪除祟等的人。 2.懂医术的巫师。

10、[男巫]nán wū

古代男性巫官。祭祀时多作舞以娱鬼神。后亦指民间以装神弄鬼弭灾祈福为业的男性。

11、[巫神]wū shén

巫师。

12、[神巫]shén wū

巫师。《逸周书·酆保》:“神巫灵宠以惑之。”《庄子·应帝王》:“郑 有神巫曰 季咸,知人之生死存亡,祸福寿夭。”《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变幻无所不为。”元 欧阳玄《壶清》诗:“貌示神巫机闔闢,醉邀市掾酒芳馨。”

13、[巫马]wū mǎ

1.官名。掌管医疗马病事务。 2.复姓。

14、[巫步]wū bù

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

15、[巫匠]wū jiàng

巫医和制作棺椁的木匠。

16、[黔巫]qián wū

指 四川 巫山 及古 黔中 一带。

17、[焚巫]fén wū

鲁僖公 为求雨解旱,要烧死巫尪。被劝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 曰:‘非旱备也。’”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后以“焚巫”作求雨的典故。唐 杜甫《七月三日》诗:“前圣慎焚巫,武王 亲救暍。”

18、[师巫]shī wū

巫师。

19、[鬼巫]guǐ wū

装神弄鬼的巫觋。

20、[巫峯]wū fēng

1.巫山峰峦。 2.即巫山。为男女幽会之处。

21、[公巫]gōng wū

复姓。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巫召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22、[箕巫]jī wū

指卜筮之事。

23、[巫祝]wū zhù

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

24、[行巫]xíng wū

指施行巫术的人。

25、[衡巫]héng wū

衡山和巫山的并称。

26、[巫妪]wū yù

巫婆。

27、[巫恒]wū héng

世代习巫者的通称。

28、[巫音]wū yīn

巫觋歌舞时用的音乐。

29、[巫鬼]wū guǐ

犹巫祝。

30、[钟巫]zhōng wū

神名。春秋 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左传·隐公十一年》:“公(鲁隐公)之为公子也,与 郑 人战於 狐壤,止焉。郑 人囚诸 尹氏,赂 尹氏 而祷於其主 钟巫,遂与 尹氏 归而立其主。”焦循《春秋左传补疏·隐公十一年》:“盖巫能降神,神物凭之,即巫以为神,故即名其神 钟巫。尹氏 主之者,所谓家为巫史也。隐公 祷而得归,遂亦信而立为祭主。”一说祭名。《史记·鲁周公世家》:“十一月,隐公 祭钟巫,齐于 社圃,馆于 蔿氏。”裴駰 集解引 贾逵 曰:“钟巫,祭名也。”清 屈复《鲁隐公菟裘》诗:“为我杀人者,即为杀我人,钟巫之祭徒纷纷。”

31、[巫鼓]wū gǔ

犹妄说。巫,通“诬”。

32、[暴巫]bào wū

古代风俗,大旱不雨,则曝晒女巫,冀天哀怜之而降雨,谓之“暴巫”。

33、[巫彭]wū péng

1.传说中的神医名。 2.泛指名医。

34、[巫史]wū shǐ

古代从事求神占卜等活动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

35、[淫巫]yín wū

惑乱人心的巫师。

36、[米巫]mǐ wū

指五斗米道道师。五斗米道以符箓为术,有如巫觋,故称。

37、[灵巫]líng wū

即巫。

38、[巫尪]wū wāng

古代祈雨女巫。《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39、[巫妖]wū yāo

巫妖在古英语的意思就是死尸,它说明了巫妖归属是亡灵。

40、[越巫]yuè wū

越 地旧俗好巫术,“越巫”遂为巫者的代称。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巫的反义词 巫的近义词 巫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巫能组什么词
  • 巫能组什么词语
  • 巫可以组什么词
  • 巫可以组什么词语
  • 巫字可以组什么词
  • 巫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巫字能组什么词
  • 巫字能组什么词语
  • 巫字开头的成语
  • 巫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