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
拼音:huàn
释义:1.〈书〉洗,洗涤。2.沐浴休息。唐代的官吏每隔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分别称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分别代称上旬、中旬、下旬。3.(Huàn)姓。
组词
浣衣 浣纱 浣水 浣浣 浣熊 浣花 濯浣 下浣 浣溪纱 浣溪沙 浣衣局 火浣布 浣纱溪 浣纱石 浣衣菲食 浣花草堂拼音
huàn笔顺
丶 丶 ㇀ 丶 丶 ㇇ 一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huàn的字 拼音为huan的字基础解释
1.洗:~衣。~纱。 2.唐代规定,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将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完声。本义:洗衣服)
同本义
浣,濯衣垢也。——《说文》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又如:浣衣(洗衣);浣拭(洗涤擦拭);浣染(洗染)
洗涤,涤除
湔浣肠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又如:浣雪(洗刷罪名)
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浣浣-汉语大词典浣浣亦作“浣澣”。
洗濯。
●明袁宗道《祭王老师母文》:“惟我夫子,纯孝天植。母也相之,克共妇职。浣澣躬亲,甘脆手饬。”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畿辅杂记·圣水》:“三河县西北有一泉,汲以洗目,可愈目疾,因名圣水·刘希契诗:‘……浣浣清人目,泠泠医国心。’”
同: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uàn
1、[浣熊]huàn xióng
1.一种夜行性食肉类动物,与熊有亲缘关系,但体型小得多,产于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大都栖居树上,身上主要是灰色,脸上有黑色和白色的花纹,有蓬松带圈纹的尾。 2.浣熊属其他动物的泛称(食蟹浣熊)
2、[浣纱]huàn shā
就是洗衣服。引申义:浣纱也代指西施。
3、[浣花]huàn huā
1.即 浣花溪。宋 陆游《岁晚诗》:“浣花 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 令威。”清 戴名世《李县圃唱和诗》序:“然 子美 故乐 蜀,锦江 之上,浣花 之滨,时时有 子美,时时有 子美 之诗也。”参见“浣花溪”。 2.即浣花笺。宋 陆游《闲居无客戏作长句》诗:“韞玉面凹观墨聚,浣花理腻觉豪飞。”自注:“浣花,蜀 笺名。”参见“浣花牋”。 3.见“浣花日”。
4、[浣衣]huàn yī
1.亦作“澣衣”。洗衣。 2.谓多次洗过的衣服。指旧衣。亦指穿旧衣。
5、[浣拭]huàn shì
洗涤擦拭。
6、[浣帛]huàn bó
亦作“澣帛”。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多用作祭服。
7、[浣水]huàn shuǐ
指 浣纱溪。
8、[浣澣]huàn huàn
见“浣浣”。
9、[浣练]huàn liàn
洗而使白。
10、[湔浣]jiān huàn
1.清洗。 2.洗刷、除去过错。
11、[浣涤]huàn dí
亦作“澣涤”。洗涤。
12、[浣草]huàn cǎo
草名。一名颠棘。或谓即天门冬。可洗涤污垢。
13、[漱浣]shù huàn
亦作“潄浣”。见“漱澣”。
14、[浣慰]huàn wèi
犹宽慰;快慰。
15、[浣染]huàn rǎn
洗染。
16、[休浣]xiū huàn
见“休澣”。
17、[暴浣]pù huàn
曝晒洗涤。谓除污去恶,使之纯洁。
18、[盥浣]guàn huàn
亦作“盥澣”。洗涤。
19、[中浣]zhōng huàn
1.亦作“中澣”。古时官吏中旬的休沐日。 2.泛指每月中旬。
20、[浣浣]huàn huàn
亦作“浣澣”。洗濯。
21、[下浣]xià huàn
见“下澣”。
22、[浣雪]huàn xuě
谓洗刷罪名。
23、[扑浣]pū huàn
洗刷。
24、[浣濯]huàn zhuó
1.亦作“澣濯”。洗涤。 2.指洗过多次的衣服;旧衣。 3.洗雪、清除(耻辱、过恶等)。
25、[浣净]huàn jìng
朴素。
26、[浣准]huàn zhǔn
1.管准。古代用以瞄测取平的器具。 2.比喻法度。
27、[浴浣]yù huàn
沐浴。洗发澡身。
28、[洗浣]xǐ huàn
亦作“洗澣”。洗涤。
29、[濯浣]zhuó huàn
洗涤;洗衣物。
30、[上浣]shàng huàn
上旬。也写作澣。
31、[三浣]sān huàn
见“三澣”。
32、[浣溪沙]huàn xī shā
1.亦作“浣溪纱”。亦作“浣纱溪”。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唐人词,仄韵始自南唐李煜,均双调四十二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三。 2.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33、[火浣布]huǒ huàn bù
亦作“火澣布”。即石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