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
拼音:shù
释义:1.把水含在口中荡洗。2.洗涤,冲刷。
组词
漱漱 漱酒 澡漱 漱墨 漱口 飞漱 洗漱 漱咽 漱芳亭 含漱剂 漱流枕石 枕石漱流 枕流漱石拼音
shù笔顺
丶 丶 ㇀ 一 丨 𠃍 一 丨 丿 丶 丿 ㇇ 丿 ㇏整体安排紧凑。“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中部竖画直正。“欠”横钩宜短,撇收捺放。
同音字
拼音为shù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基础解释
含水冲洗(口腔):~口。用药水~~。嘴还没有~干净。详细解释
形声。# 同本义
漱,盪口也。
咸盥漱。——《礼记·内则》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礼·内则》
又如:漱盂(盛漱口水的器皿);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隐居生活);漱盥(漱口盥洗)
洗涤
冠带垢,和灰清漱。——《礼记·内则》
又如:漱涤(洗涤);漱澣(洗涤);漱浣(洗涤);漱濯(洗涤)
冲刷;冲荡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善沟者水漱之。——《考工记·匠人》
石泉漱琼瑶。——左思《招隐诗》
沈液漱陈根。——张协《杂诗》
又如:漱石(冲刷岩石);漱石枕流(枕石漱流。比喻士人的隐居生活);漱玉(形容山泉激石,飞流溅白,晶莹如玉);漱啮(侵蚀,冲荡)
吮吸,饮 。
如:漱腴(汲取精华);漱墨(汲墨)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漱漱-汉语大词典漱漱象声词。
●老舍《赵子曰》第二:“莫大年和周少濂已经走到院中,漱漱的小雪居然把地上盖白了。”
漱ㄕㄨˋshù含水洗滌(口腔)。[例]〜口∣〜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ù
1、[洗漱]xǐ shù
洗脸漱口。
2、[漱口]shù kǒu
用一种液体漱口腔及喉咙的行为。
3、[盥漱]guàn shù
洗脸漱口:~室。
4、[漱漱]shù shù
象声词。老舍《赵子曰》第二:“莫大年 和 周少濂 已经走到院中,漱漱的小雪居然把地上盖白了。”
5、[涫漱]guàn shù
盥漱。亦指盥漱用的水。
6、[漱盂]shù yú
盛漱口水的器皿。
7、[漱澣]shù huàn
亦作“漱浣”。亦作“潄澣”。亦作“潄浣”。洗涤;涤除。《礼记·内则》:“将御者,齐潄澣。”《礼记·内则》:“子生三月之末,潄澣、夙齐,见於内寝。”《公羊传·庄公三十一年》:“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潄浣也。”何休 注:“无垢加功曰潄,去垢曰浣。”徐彦 疏:“解云谓但用手矣,既无垢而加功者,盖亦少有,但无多垢,故谓之无,非全无也。又取其斗潄耳。若以里语曰‘斗潄’也,注‘去垢曰浣’者,盖用足物,是以旧説云‘用足曰浣’是也。”章炳麟《丹橘》诗之五:“天道无远,谗天既丧,何以漱浣,其痍其壮。”
8、[漱腴]shù yú
亦作“潄腴”。汲取精华。
9、[漱玉]shù yù
谓泉流漱石,声若击玉。语本 晋 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10、[漱涤]shù dí
亦作“潄涤”。洗涤。
11、[漱洗]shù xǐ
漱口洗脸。
12、[漱啮]shù niè
亦作“潄嚙”。侵蚀;冲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五龙 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每涝即坏。”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湖口县 前受 大江,左当 彭蠡,波涛潄嚙,岸石峥嶸,舟不可近。”《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去岁被水漱啮,残缺过半,继復补修。”
13、[搜漱]sōu shù
清寒貌。
14、[漱盥]shù guàn
谓漱口盥洗。
15、[漱浣]shù huàn
亦作“潄浣”。见“漱澣”。
16、[寒漱]hán shù
寒凉的激流。
17、[漱濯]shù zhuó
亦作“潄濯”。洗涤。
18、[漱咽]shù yān
1.亦作“潄嚥”。谓以舌搅漱酒、水等送药咽下。 2.道教养生术。谓搅舌生津,缓缓分口咽下。
19、[漱润]shù rùn
亦作“潄润”。谓修饰润色。
20、[飞漱]fēi shù
迅疾冲荡。
21、[濯漱]zhuó shù
洗涤。
22、[汩漱]gǔ shù
淹没冲剧。
23、[澡漱]zǎo shù
亦作“澡潄”。犹洗漱。
24、[吐漱]tǔ shù
犹吞吐。漱,同“嗽”,吮吸。
25、[漱酒]shù jiǔ
饮酒。
26、[鸣漱]míng shù
1.形容山泉飞流鸣溅。
27、[漱茶]shù chá
用茶水漱口的意思。
28、[漱墨]shù mò
汲墨。
29、[漱齧]shù niè
亦作“潄嚙”。侵蚀;冲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五龙 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每涝即坏。”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湖口县 前受 大江,左当 彭蠡,波涛潄嚙,岸石峥嶸,舟不可近。”《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去岁被水漱啮,残缺过半,继復补修。”
30、[咽漱]yān shù
漱液而咽之。漱,谓干漱口使分泌津液。
31、[含漱剂]hán shù jì
含在嘴里的或漱口的药水,如重碳酸钠水、硼酸水、食盐水之类。多用来治疗口腔和喉部疾病。
32、[漱芳亭]shù fāng tíng
亭名。在 北京市 朝阳门 外,为 元 道士 吴全节 所建。明 陶宗仪《辍耕录·漱芳亭》:“初,燕 地未有梅花,吴閒閒 宗师 全节 时为嗣师,新从 江 南移至,护以穹庐,扁曰‘漱芳亭’。”
33、[漱石枕流]shù shí zhěn liú
旧时指隐居生活。
34、[枕石漱流]zhěn shí shù liú
旧时指隐居生活。
35、[餐霞漱瀣]cān xiá shù xiè
餐食日霞,吸饮沆瀣。指超尘脱俗的仙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