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
拼音:nìng
释义:1.〈书〉淤积的烂泥。
组词
泥泞 淖泞 泞淖 泞泥 泞滞 泞潦 沮泞 濎泞 泞滑 还泞拼音
nìng笔顺
丶 丶 ㇀ 丶 丶 ㇇ 一 亅左窄右宽。“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宀”不宜太宽;横画离“宀”,不宜太近;竖钩正对上点,端正。
同音字
拼音为nìng的字 拼音为ning的字基础解释
烂泥:泥~。路~难行。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宁声。本义:泥浆) 同本义
泞,荥泞也。——《说文》
按,荥泞叠韵连语,小水之貌。
戎马还泞而止。——《左传·僖公十五年》
不泞车辆。——《管子·地员》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杜甫《彭衙行》
又如:泞淖(泥泞;泥淖);泞溺(被泥泞掩盖);泞滞(谓泥水淤积难行);泞潦(泥水淤积);路泞难行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泞-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濘
泞-中華大字典1、泞讀音:丈呂切,音宁,語韻。釋文:
❶澄也。見《集韻》。
❷澹也。見《增韻》。
❸澹~。澄深也。《文選木華賦》:泱漭澹~。騰波赴勢。
2、濘讀音:乃定切,音甯,徑韻。釋文:
❶滎~也。見《說文》。《通訓定聲》:滎~、疊韻連語。小水之皃。
❷泥也。《左僖十五傳》:戎馬還~而止。
❸淸也。見《廣雅釋詁》。
3、濘讀音:囊丁切,音寧,靑韻。釋文:
❶㴿~。沸貌。《文選木華賦》:㴿~潗㵫。
❷汀~。小水。《文選張協七命》:何異促鱗之游汀~。
4、濘讀音:乃梃切,音獈,迥韻。釋文:水皃。渳謂之濎。~、一曰淖也。見《集韻》。
5、濘讀音:乃計切,音泥,霽韻。釋文:涵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ìng
1、[泥泞]ní nìng
1.因有烂泥而不好走:雨后道路~。 2.淤积的烂泥:汽车陷入~。
2、[泥泞不堪]ní nìng bù kān
本义指道路艰难,后多形容眼前形势很不乐观。
3、[淖泞]nào nìng
泥泞。
4、[泞潦]nìng liáo
泥水淤积。《新唐书·王处存传》:“光化 三年,朱全忠 使 张存敬 攻 幽州,以 瓦桥 泞潦,道 祁沟 关。”
5、[淡泞]dàn nìng
清新明净。
6、[澹泞]dàn nìng
1.清深貌。一说水流动貌。 2.和舒;荡漾。多形容春天的景色。
7、[泞滑]nìng huá
泥泞,滑溜。
8、[汀泞]tīng nìng
泛指池沼等浅水。《文选·张协<七命>》:“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李周翰 注:“汀泞,浅水也。”明 刘基《吊祖豫州赋》:“污池汀泞兮蛙黽乐之,大鹏天游兮燕雀谓女奚为?”
9、[泞泥]nìng ní
烂泥。
10、[沮泞]jù nìng
低洼泥泞。
11、[还泞]hái nìng
盘旋挣扎于泥泞之中。《左传·僖公十五年》:“壬戌,战于 韩原。晋 戎马还泞而止。”杜预 注:“泞,泥也;还,便旋也。小駟不调,故隋泥中。”杨伯峻 注:“还,盘旋;泞,泥泞。小駟不调,陷泥泞中,盘旋不得出。”亦指使人盘旋而不得出的泥泞。唐 刘禹锡《谢裴相公启》:“如陷还泞,动而愈沉。”
12、[泞淖]nìng nào
泥泞;泥淖。
13、[洿泞]wū nìng
污泥。
14、[泞滞]nìng zhì
是谓泥水淤积难行。
15、[濎泞]dǐng nìng
水清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