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
拼音:rùn
释义: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公历规定一年36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四年积累成一天,加在二月里。农历规定一年354天或35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某一年里。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作闰。2.(Rùn)姓。
组词
闰年 闰月 闰日 闰法 闰察 闰分 闰变 闰宫 闰升 闰九月 闰余成岁 黄杨厄闰 霸闰之朝 蛙音闰位 余分闰气 余分闰位拼音
rùn笔顺
丶 丨 𠃌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rùn的字 拼音为run的字基础解释
地球公转 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阳历把每年定为36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四年积累 一天,加在二月里,叫闰日。农历把 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积累成 一个月加在某 一年里,叫闰月。有闰日或闰月的那 一年叫闰年。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做闰。详细解释
(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据《说文》 段注,举行告朔之礼时,王通常居于明堂,但逢闰月,则居于路寝门,所以“从王在门中。”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 同本义
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说文》
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周礼·大史》
闰月则阖门左扉。——《礼记·玉藻》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书·尧典》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闰秋(闰九月);闰法(设闰月的方法);闰余(农历一年多出回归年的时日);闰双(农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再闰叫闰双);闰分(农历一年多出回归年的时日)
副;偏;伪。对“正”而言
区别正闰。——《宋史·宋庠传》
又如:闰位(非正统的帝位);闰统(指僭位的帝统。对正统而言);闰徵(变徵);闰集(旧时正集后附录的僧、道、妇人等的作品);闰朝(伪朝);闰升(例外被提升);闰宫(变宫。五音中只有宫徵有变)
余事 。
如:闰继(继承余绪)
姓
通“润”。滋润
主闰宗筋。——《素问·痿论篇》
〈名〉
〈形〉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闰-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閏
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rùn
1、[闰年]rùn nián
阳历有闰日(即2月有29日)的年份叫闰年,这年是366天。农历有闰月的年份(即一年有13个月)叫闰年,这年是384天或385天。
2、[偏闰]piān rùn
封建时代指偏据一方,不属正统的王朝。宋 洪迈《容斋续笔·姑舅为婚》:“惟 西魏 文帝 时,禁中外及从母兄弟姊妹为婚,周武帝 又詔不得娶母同姓以为妻妾,宣帝 詔母族絶服外者听婚,皆偏闰之制。”宋 岳珂《桯史·阜城王气》:“居一年,犹云气故在,特稍晦,将为偏闰之象,而不克有终。”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六朝、五季,偏闰劻勷;魏、辽、金、元,夷狄僭窃。”
3、[闰察]rùn chá
朝廷对京官定期以外的考察。《明史·儒林传二·王时槐》:“六年京察,祖制也。若执政有所驱除,非时一举,谓之闰察。”
4、[闰朝]rùn cháo
犹伪朝。
5、[闰宫]rùn gōng
即变宫。五音惟宫徵有变。
6、[闰法]rùn fǎ
指设置闰月的方法。
7、[闰益]rùn yì
增多;增加。《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寿等松椿宜闰益,福如东海要添陪。”
8、[闰集]rùn jí
旧时指附于正集之后的僧、道、妇女等人的作品汇集。
9、[闰统]rùn tǒng
伪统治者。郭沫若《天地玄黄·序<民主化的机关管理>》:“不懂科学和民主,全面地腐化无能的,不是 中国 人民,而只是少数的‘自私自利’之徒。但不幸的是这‘自私自利’的闰统却掌握了 中国 政权数百年乃至数千年。”
10、[厄闰]è rùn
旧说谓黄杨遇闰年不长,因以“厄闰”喻指境遇艰难。宋 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退圃》诗:“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自注:“俗説黄杨长一寸,遇闰退三寸。”明 南潜《感怀》诗:“妄想延龄栽白术,伤心厄闰抚黄杨。”清 曹寅《雪霁梦游渔村和桐初留别》:“贫士孤云元合调,祁寒厄闰费乘除。”
11、[闰秋]rùn qiū
指闰九月。
12、[置闰]zhì rùn
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商 时置闰皆在岁末,故 殷墟 卜辞屡云十三月。”参见“闰年”、“闰月”。
13、[没闰]méi rùn
旧时丧礼期服计年,闰月不计,谓之“没闰”。《南齐书·礼志下》:“先儒咸谓三年朞丧,岁数没闰,大功以下,月数数闰。夫闰者,盖是年之餘日,而月之异朔,所以 吴商 云‘含闰以正朞,允协情理。’”参阅 清 福格《听雨丛谈·丧礼计闰》。
14、[闰升]rùn shēng
指官吏在正途以外的提升。
15、[闰分]rùn fēn
指农历一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宋书·律历志中》:“周 室既衰,战国 横騖,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臺之礼,灭而不遵。闰分乖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
16、[余闰]yú rùn
1.指闰月。唐 顾况《阴阳不测之谓神论》:“汉 道隆兴,方定餘闰。”明 高启《闰三月有感》诗之二:“今年不是逢餘闰,已过春光半日程。” 2.谓额外施恩。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到庙儿外不曾撒纸钱,爷爷你廝餘闰,廝哀怜,我这老妇人呪愿。”
17、[闰继]rùn jì
谓继承馀绪。
18、[再闰]zài rùn
1.农历五年二闰,谓之再闰。《易·繫辞上》:“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掛。”《后汉书·张纯传》:“礼説三年一闰,天气小备;五年再闰,天气大备。” 2.借指五年。宋 苏轼《满庭芳》词:“坐见 黄州 再闰,儿童尽 楚 语 吴 歌。”
19、[闰双]rùn shuāng
农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再闰称为闰双。宋 洪迈《容斋四笔·月双闰双》:“以五年再闰为闰双。”
20、[闰征]rùn zhēng
即变徵。详“闰宫”。
21、[闰变]rùn biàn
谓王朝正统发生伪变。清 李厚庵《赠陈梦雷》诗:“天气一闰变,鬼方 三年休。首恶既服舍,孤臣尔何訧。”
22、[闰音]rùn yīn
汉语方言中所有而注音字母所缺的声和韵。
23、[闰运]rùn yùn
犹乱世。旧指运数不正常的时世。
24、[正闰]zhèng rùn
1.谓正统和非正统。《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据 汉 传於 魏 而 晋 受之,晋 传於 宋 以至於 陈 而 隋 取之,唐 传於 梁 以至於 周 而 大宋 承之,故不得不取 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宋史·宋庠传》:“﹝ 宋庠 ﹞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宋 叶适《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若夫不别夷夏,不分正闰,恬其仇我,俛焉并立,甚至以为戎狄之德,黎民怀之,若天眷命而然,则尤公师友之所讳也。” 2.平年与闰年。公历无闰之年谓平年,有闰之年谓正年。
25、[闰日]rùn rì
阳历四年一闰,在二月末加一天,这一天叫做闰日。
26、[积闰]jī rùn
为了与一回归年的时间相符,阳历、农历各在历法上加上若干天,加在一月或一年中,称“积闰”。唐 许稷《闰月定四时》诗:“玉律穷三纪,推为积闰期。月餘因妙算,岁遍自成时。”《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説着,便要讲那分至岁差积闰的道理。”
27、[闰九月]rùn jiǔ yuè
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九月的意思。
28、[余分闰气]yú fēn rùn qì
谓馀荫庇祐。清 钱谦益《岁星解寿薛谐孟先生六十》:“岁星所在受福,犯之则凶……天官家言,岁星自北而南,明岁将替,吾儕小人,得借其餘分闰气,高眠饱食,度长时而乐餘年,惟恐斯占之不得当也。”
29、[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
地球绕太阳一周需时约365又四分之一天,是实际上的一年,而阴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却只有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实际上差十多天不够一年。所以每过数年就要多加一个月(闰),以补足前几年欠缺之数。
30、[蛙音闰位]wā yīn rùn wèi
《汉书.王莽传论》:"紫色鼃声,余分闰位。"后以"蛙音闰位"或"鼃音闰位"谓以伪乱真。
31、[霸闰之朝]bà rùn zhī cháo
依仗暴力权术建立的非正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