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
拼音:bāo
释义:1.亦作“褒”。亦作“裦”。亦作“裒”。2.衣襟宽大。参见“襃衣博帶”。3.高大;广大。4.嘉奖;称赞。与“貶”相对。5.古代祭祀时的九拜之一。参见“九拜”、“襃拜”。6.烹饪方法的一种。7.古国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8.古谷名。参见“襃斜道”。9.指周幽王后褒姒。10.姓。
组词
襃借 襃化 襃斜路 襃德侯拼音
bāo笔顺
丶 一 丿 ㇄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丿 丶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āo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基础解释
同“褒”。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襃-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同:褒
襃-漢語大字典襃
《説文》:“襃,衣博裾。从衣,ࠌ'܁聲。ࠌ/܌古文ࠈã\u0002”邵瑛羣經正字:“襃,正字當作ٯ܌今作襃,隸之省變。《玉篇》、《廣韻》、《五經文字》并作襃。”
(一)bāo 《廣韻》博毛切,平豪幫。幽部。
(1)衣襟宽大。《説文·衣部》:“襃,衣博裾。”段玉裁注:“博裾,謂大其袌囊也。”《漢書·雋不疑傳》:“(雋不疑)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顔師古注:“襃,大裾也。言着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
(2)广大。《淮南子·主術》:“一人被之而不襃,萬人蒙之而不褊。”高誘注:“襃,大;褊,小也。”清孫詒讓《劉恭甫墓表》:“草創四十年,長編襃然。”又夸大。《論衡·齊世》:“夫經有襃增之文,世有空加之言。”
(3)嘉奖;表扬。《玉篇·衣部》:“襃,揚美也。”《集韻·豪韻》:“襃,奬飾。”《公羊傳·隱公元年》:“曷為稱字?襃之也。”何休注:“有土嘉之曰襃。”唐韓愈《集賢院校理石君墓誌銘》:“後七世至行襃,官至易州刺史。”明王禕《錢清江浮橋記》:“亟命襃民户之義助,斥公帑之羡儲,計其物力度程而新作之,凡為舟十又二。”
(4)山谷名。在陕西省勉县东。《史記·貨殖列傳》:“唯襃、斜綰轂其口,以所多易所鮮。”《漢書·溝洫志》:“欲通襃、斜道及漕。”顔師古注:“襃、斜,二谷名。”
(5)古国名。故城在今陕西省勉县东。《詩·小雅·正月》:“赫赫宗周,襃姒滅之。”毛傳:“襃,國也。”《史記·周本紀》:“襃人有罪,請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贖罪。”司馬貞索隱:“襃,國名。夏同姓,姓姒氏。”
(6)姓。《廣韻·豪韻》:“襃,姓。禹之後,因國為氏。”
(二)póu 《集韻》蒲侯切,平侯並。
同“裒”。聚集。《集韻·矦韻》:“裒,《爾雅》:‘聚也。’或作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āo
1、[襃忠]bāo zhōng
亦作“褒忠”。嘉奖忠良。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南渡 景定 间,又命撰二候(祗候班 乔 陆 二卒长)加封碑文。惜二候之名无考,碑文见《随隐漫録》。据此,则 宋 歷朝之褒忠,可谓至矣。”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三·赐宴褒忠》:“康熙 二十一年壬戌正月上元,赐羣臣宴於 乾清宫,异数也……上之褒忠优厚如此。”
2、[襃贬]bāo biǎn
1.亦作“褒贬”。赞扬或贬低。 2.批评;指责。
3、[襃厚]bāo hòu
褒重优待。《史记·秦本纪》:“孝文王 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亲戚,弛苑囿。”
4、[襃勉]bāo miǎn
亦作“褒勉”。嘉奖勉励。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县令意外超迁之喜》:“道光 十三年,以捕获 桃源 掘河奸民 陈端,优詔褒勉,赏戴花翎。”
5、[襃显]bāo xiǎn
亦作“褒显”。褒崇宣扬。
6、[襃加]bāo jiā
亦作“褒加”。嘉奖进秩。
7、[襃睦]bāo mù
褒重敦睦。
8、[襃拂]bāo fú
奖掖汲引。
9、[襃饰]bāo shì
亦作“褒饰”。犹夸美。
10、[襃擢]bāo zhuó
亦作“褒擢”。犹褒升。
11、[襃言]bāo yán
褒奖的言词。
12、[襃雄]bāo xióng
汉 王褒、扬雄 的并称。
13、[襃许]bāo xǔ
亦作“褒许”。赞扬嘉许。
14、[襃慰]bāo wèi
旌表抚慰;表扬安慰。
15、[襃纳]bāo nà
亦作“褒纳”。赞赏收纳,嘉许采纳。《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元初 中,復上縑万匹,以助国费,邓太后 下詔襃纳焉。”《新唐书·刘仁轨传》:“贞观 十四年,校猎 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 諫曰:‘……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璽书褒纳。”《明史·赵彦传》:“有传我大 清 兵欲入 喜峰口 者,彦 忧之,画上八事,帝皆襃纳。”
16、[襃妲]bāo dá
亦作“褒妲”。褒姒、妲己 的并称。
17、[襃赞]bāo zàn
1.亦作“褒赞”。褒美赞扬。 2.褒美赞扬。
18、[襃册]bāo cè
亦作“褒册”。褒赠赐封。
19、[襃拔]bāo bá
亦作“褒拔”。谓称许而荐擢。
20、[襃借]bāo jiè
奖许推重。
21、[襃讥]bāo jī
亦作“褒讥”。赞扬或批评。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六:“任香谷 宗伯常言其乡老宿 芮先生 者,专心制义,自总角至白首,凡六十年,手不停批,褒讥得失。”章炳麟《<韵文集>自叙》:“昔王泽竭而《诗》不作,《春秋》经世称道,行事始详,定 哀 多隐,褒讥亦晦。”
22、[襃衮]bāo gǔn
亦作“褒袞”。古时天子赐衮给诸侯以为荣宠。因用以比喻优厚的奖励。
23、[襃鄂]bāo è
亦作“褒鄂”。唐 褒国公、鄂国公 的并称。
24、[襃升]bāo shēng
1.亦作“褒陞”。见“襃升”。 2.亦作“褒升”。亦作“褒陞”。褒奖进升。
25、[襃后]bāo hòu
亦作“褒后”。即 褒姒。
26、[襃襮]bāo bó
亦作“褒襮”。犹褒表。
27、[襃贤]bāo xián
亦作“褒贤”。嘉奖贤人。
28、[襃艳]bāo yàn
指 周 褒姒。
29、[襃扬]bāo yáng
亦作“褒扬”。赞美表扬。
30、[襃叙]bāo xù
犹褒序。
31、[襃重]bāo zhòng
亦作“褒重”。褒扬尊崇。
32、[襃迁]bāo qiān
亦作“褒迁”。褒奖升迁。《宋史·庞恭孙传》:“每开一城,輒褒迁,五年间,至 徽猷阁 待制。”
33、[襃侈]bāo chǐ
犹夸张。
34、[襃表]bāo biǎo
亦作“褒表”。嘉奖表彰。
35、[襃拜]bāo bài
1.亦作"襃?"。 2.古代祭祀时九拜之一。再拜的意思。一说再拜以上皆称褒拜。?,"拜"的古字。
36、[襃引]bāo yǐn
亦作“褒引”。嘉奖推荐。《宋书·隐逸传·王素》:“琅玡 王素、会稽 朱百年,并廉约贞远,与物无竞,自足皋亩,志在不移。宜加褒引,以光难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五年》:“比年以来,率多繆滥,或人才庸下而褒引乖实,或宿负丑愆而亟请湔洗,或职任疏远而推授过重。”
37、[襃德]bāo dé
亦作“褒德”。颂扬德行。
38、[襃颂]bāo sòng
亦作“褒颂”。赞美,称颂。
39、[襃隆]bāo lóng
犹褒重。
40、[襃録]bāo lù
1.亦作“褒录”。奖进录用。《魏书·术艺传·江式》:“臣亡祖 文威 杖策归国,奉献五世传掌之书,古篆八体之法,时蒙褒録,叙列於儒林。”宋 陆游《南唐书·节义传》:“王师弔伐,当褒録节义以表励风节。”清 姚鼐《<南园诗存>序》:“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姦,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録,岂不哀哉!” 2.犹褒述。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杨邦义死节》:“明年,敌去,州白其事于朝,褒録死节,初赠直秘阁,继又赠次对,諡‘忠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