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mù

释义:1.恭敬,严肃。2.(Mù)姓。3.古代贵族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为昭,右为穆。4.〈书〉温和;敦厚。

组词

肃穆 静穆 穆然 穆静 穆穆 穆卜 穆亲 穆畅 穆护歌 穆护砂 穆护子 穆克拉 穆昆达 穆坪系 穆如清风 穆公亡马 穆穆纯纯 穆纳菲格 安详肃穆 落落穆穆 亹亹穆穆 文昭武穆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𠃍 丿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mù的字 拼音为mu的字

基础解释

1.恭敬:静~。肃~。 2.温和。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本义:禾名)

  2. 同本义

    穆,禾也。——《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穆者也。”

  3. 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参见“昭穆”

    辩庙祧之昭穆。——《周礼·小宗伯》。注:“父曰昭,子曰穆。”

  4. 代指右边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红楼梦》

    又如:昭穆(左边和右边)

〈形〉

  1. 恭敬

    于穆清庙。——《诗·周颂·清庙》

    穆穆皇皇。——《诗·大雅·假乐》

    我其为王穆卜。——《书·金滕》。传:“敬也。”

    又如:肃穆(严肃恭敬);静穆(安静庄严);穆穆(端庄恭敬);穆穆纯纯(恭敬诚恳的样子)

  2. 壮美

    穆穆文王。——《诗·大雅·文王》

    天子穆穆。——《礼记·曲礼》

    又如:穆穆(端庄盛美的样子);穆行(美行);穆如(和美的样子);穆若(和美的样子)

  3. 肃静

    于是吴王穆然。——《论衡·非有先生论》。注:“犹默静思貌也。”

    又如:穆静(安靖);穆然(静思的样子);穆穆(宁静;静默)

  4. 淳和,温和

    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

    又如:穆远(淳和深远);穆耀(祥和光明)

  5. 和睦

    而与夏侯尚不穆。——《三国志·苟彧传》

    又如:穆清(和睦清明);穆亲(和睦相亲);穆畅(清和畅美)

  6. 纯正

    布德执义曰穆。——《周书·谥法》。注:“纯也。”

    又如:穆羽(声细如五音之羽,穆然相和)

  7. 诚信 。

    如:穆宣(诚信公明);穆卜(虔诚占卜)

  8. 深远;幽微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楚辞》

  9. 清彻

    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宋· 苏轼《答王敏仲》

  10. 通“睦”。和睦

    周公穆康叔, 管蔡则流言。—— 曹植《豫章行》

  11. 通“默”。不语

    于是吴王穆然,俛而深惟。——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穆穆-汉语大词典

穆穆1.端庄恭敬。
●《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曾运干正读:“宾读为傧。四方诸侯来朝者,舜宾迎之也。四门穆穆,《史记》云:‘诸侯远方宾客皆敬。’”
●《尔雅·释训》:“穆穆,敬也。”
●《大戴礼记·五帝德》:“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2.仪容或言语和美。
●《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毛传:“穆穆,美也。”
●《荀子·大略》:“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晋书·王澄传》:“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澄由是显名。”
●明方孝孺《蜀府敬慎斋》:“愔愔于思,夔夔于守,穆穆语言,不惊左右。”
3.宁静;静默。
●《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晋陶潜《时运》:“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唐胡宿《天街晓望》诗:“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
4.盛集貌。
●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十数年间,异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

穆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穆穆ㄇㄨˋ ㄇㄨˋmù mù①美好。《詩經.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②威儀盛大的樣子。《禮記.曲禮下》:「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庶人僬僬。」③深遠的樣子。如:「神思穆穆」。④平和恭敬的樣子。《書經.呂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⑤柔和。漢.無名氏〈穆穆清風至〉詩:「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裙。」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肃穆]sù mù

严肃而恭敬。也指环境、气氛使人有凛然之感。

2、[穆肃]mù sù

恭敬严肃。

3、[敦穆]dūn mù

见“敦睦”。

4、[穆耀]mù yào

祥和光明。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今皇帝御极之三年,天晴地爽,日月穆耀,美阳之气,譣於耆臣。”

5、[穆清]mù qīng

1.指天。 2.指清和之气。 3.谓太平祥和。

6、[穆民]mù mín

阿拉伯语Mu'min的音译,原意为“信徒”。习惯上专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

7、[澄穆]chéng mù

1.清和。 2.安静庄严。

8、[亲穆]qīn mù

亲族。

9、[郁穆]yù mù

和美貌。

10、[谐穆]xié mù

和睦。

11、[简穆]jiǎn mù

犹简静。

12、[雝穆]yōng mù

和睦。

13、[和穆]hé mù

1.和睦恭敬。 2.调和;和畅。

14、[邃穆]suì mù

谓意境深远明净。

15、[穆忞]mù mǐn

杳然无形。

16、[怡穆]yí mù

愉悦和睦。《魏书·卢玄传》:“在 洛 时有飢年,无以自赡,然尊卑怡穆,丰俭同之。”

17、[穆卜]mù bǔ

恭敬地卜问吉凶。

18、[古穆]gǔ mù

古朴凝重。

19、[协穆]xié mù

见“协睦”。

20、[廱穆]yōng mù

和睦。

21、[通穆]tōng mù

相处和睦的知交。

22、[昒穆]hū mù

深微貌。

23、[友穆]yǒu mù

友好和睦。

24、[缉穆]jī mù

即“辑睦”

25、[淑穆]shū mù

美好和穆。

26、[允穆]yǔn mù

1.淳和。 2.肃穆。

27、[冲穆]chōng mù

冲和肃穆。

28、[于穆]yú mù

对美好的赞叹。

29、[七穆]qī mù

指 春秋 郑穆公 后裔 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 郑国 政权的世卿。《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 曰:‘郑 七 穆,罕氏 其后亡者也。子展 俭而壹。’”杜预 注:“郑穆公 十一子,子然、二 子孔 三族已亡,子羽 不为卿,故唯言七 穆。”陆德明 释文:“郑 七 穆,谓 子展 公孙舍之,罕氏 也;子西 公孙夏,駟氏 也;子产 公孙侨,国氏 也;伯有 良霄,良氏 也;子大叔 游吉,游氏 也;子石 公孙段,丰氏 也;伯石 印段,印氏 也。”《新唐书·武平一传》:“日用 曰:‘鲁 三 桓、郑 七 穆 奈何?’答曰:‘庆父、叔牙、季友、桓 三子也…… 郑穆公 十一子,子然 及二 子孔 三族亡,子羽 不为卿,故称 七穆:子罕、子駟、子良、子国、子游、子印、子丰 也。’一座惊服。”清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鲁 之三 桓,郑 之七 穆,楚 之 屈、景 ……世执政权。”

30、[悦穆]yuè mù

愉悦和乐。

31、[穆远]mù yuǎn

淳和深远。

32、[闇穆]àn mù

形容人的城府很深。

33、[渊穆]yuān mù

1.极其美好。 2.犹沉默;深沉。

34、[穆畅]mù chàng

清和畅美。

35、[玄穆]xuán mù

1.形容人品高尚,器局渊深而不可测度。 2.谓虚无缥缈。

36、[邕穆]yōng mù

和睦敬肃。邕,通“雍”。

37、[宓穆]mì mù

安详静穆。

38、[昭穆]zhāo mù

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宗庙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死后的坟墓以及子孙在祭祀祖先时均按此种规定排列。后也泛指宗族的辈分。昭(旧读sháo)。

39、[穆哀]mù āi

指 东晋 穆帝 司马聃、哀帝 司马丕。

40、[微穆]wēi mù

和煦。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穆的反义词 穆的近义词 穆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穆能组什么词
  • 穆能组什么词语
  • 穆可以组什么词
  • 穆可以组什么词语
  • 穆字可以组什么词
  • 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穆字能组什么词
  • 穆字能组什么词语
  • 穆字开头的成语
  • 穆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