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
拼音:mì
释义:1.汨水,水名。源出湘赣交界处,流入湖南,与罗水合流,名汨罗江。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在此自沉。
组词
汨罗 汨渚 拂汨 湘汨 汨汩 卉汨 汨罗江拼音
mì笔顺
丶 丶 ㇀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mì的字 拼音为mi的字基础解释
〔汨罗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在湖南东北部。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投此江殉节。详细解释
水名 。源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城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下称汨罗江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汨-中華語文大辭典汨ㄇ丨ˋmì參見【汨羅】。
汨-中草药辞典【读音】mì
【繁体】汨
汩<名>
水名[MiRiver]。源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城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下称汨罗江
汨罗江
[Miluoriver]中国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河。东源出于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平江县境,流经汩罗县,在湘阴县入洞庭湖
遂自投汩罗以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汨mì汨罗江,在湖南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ì
1、[汨罗]mì luó
1.江名。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汉 刘向《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原 在 湘 沅 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 汨罗 以死,时盖 顷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2.借指 屈原。清 姚康《<嵞山集>序》:“谓诗文必穷而后工者,大约取证 汨罗、杜陵 诸君子。”
2、[拂汨]fú mì
风吹动貌。
3、[汨渚]mì zhǔ
汨罗江 边。特指 屈原 沉水处。
4、[汨汩]mì gǔ
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5、[湘汨]xiāng mì
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
6、[卉汨]huì mì
疾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