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
拼音:hú
释义:1.盛液体的器皿。常用陶瓷或金属等制成。2.古代漏水计时的一种器皿。
组词
水壶 冰壶 鼻烟壶 喷壶 投壶 夜壶 暖壶 悬壶 漏壶 汤壶拼音
hú笔顺
一 丨 一 丶 ㇇ 丨 丨 丶 丿 一上窄中下宽。“士”竖画端正居中,下横稍短。“冖”宜宽。“业”两竖正直,平行,左短右长;两点左右对称,下横宜长。
同音字
拼音为hú的字 拼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1.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儿往外倒:茶~。酒~。喷~。 2.(Hú)姓。详细解释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国子执壶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
八壶设于西序。——《仪礼·聘礼》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炉上有壶。——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壶瓶(盛酒器);壶滥(又名壶鉴。器皿的名称);壶尊(古代盛酒器);壶芦(指茶壶或酒壶)
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狄人出壶。——《礼记·丧大记》。注:“漏水之器也。
又如:壶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壶郎(掌管刻漏计时的官员);壶人(管理刻漏掌报时的人)
古代宴饮时投壶的用具
投壶。壶脰脩七寸,口径二寸半,壶高尺二寸,受豆斗五升,壶腹脩五寸。——《大戴礼记》
又如:壶矢(壶与矢为投壶用具,因以称投壶);壶飧(用壶盛水泡饭)
通“瓠”。瓠瓜,也叫葫芦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豳风·七月》
尝抱壶而度水者,抱而蒙火。——《淮南子·说林》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鹖冠子·学问》
又如:壶庐(瓠、匏、蒲芦等瓜类的总称)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壶-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壺
壶-漢語大字典壶
壶“壺”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ú
1、[水壶]shuǐ hú
1.烧水用的一种金属(器具) 2.典型地包着布套的、用作盛饮用水的小容器,常为士兵的个人用品。
2、[茶壶]chá hú
词语解释◎ 茶壶 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茶壶ㄔㄚˊ ㄏㄨˊ用以烧煮开水或容置茶水的器具。
3、[喷壶]pēn hú
盛水浇花的壶,喷水的部分像莲蓬。
4、[冰壶]bīng hú
1.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在冰面上推出扁圆形石球,以球的滑行终点距离设定圆心的远近判定胜负。 2.冰壶运动使用的器材,扁圆形,略像壶,用花岗岩制成。
5、[玉壶]yù hú
1.:玉制的壶。 2.:计时器,即宫漏。
6、[悬壶济世]xuán hú jì shì
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
7、[悬壶]xuán hú
指行医。
8、[开壶]kāi hú
盛有沸水的壶。
9、[酒壶]jiǔ hú
盛酒的壶。后亦称酒注子为酒壶。
10、[油壶]yóu hú
一种容器。
11、[铜壶]tóng hú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12、[暖壶]nuǎn hú
1.暖水瓶。 2.有棉套等保暖的水壶。 3.汤壶。
13、[方壶]fāng hú
1.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汉 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 2.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汉 班固《西都赋》:“滥 瀛洲 与 方壶,蓬莱 起乎中央。”宋 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词:“是当年、玉斧削 方壶,无人识。”清 金农《龙涎香二首寄吴秀才焯厉孝廉鹗》诗之二:“方壶 岛客渺难逢,一饼凄凉话故宫。”
14、[执壶]zhí hú
酒壶的一种。宴会时秉持斟酒,故名。
15、[夜壶]yè hú
便壶(多指旧式的)。
16、[投壶]tóu hú
古代宴会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宾主依次把筹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定胜负,负者须饮酒(壶:古代的一种容器)。
17、[尿壶]niào hú
一种为不能离床的病人排尿用的容器。
18、[壶天]hú tiān
1.传说 东汉 费长房 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长房 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即以“壶天”谓仙境;胜境。唐 张乔《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宋 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诗:“别开閶闔壶天外,特起 蓬莱 陆海中。”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一折:“尚兀自嫌他拘倦,向御园中别是一壶天。”清 钮琇《觚賸·杜曲精舍》:“﹝ 李雪木 ﹞自到 杜曲,神隐壶天者,数晨夕矣。”亦作“壶中天”。唐 李白《赠饶阳张司户燧》诗:“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唐 白居易《酬吴七见寄》诗:“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宋 陆游《壶天阁》诗:“乃知壶中天,端胜缩地脉。” 2.传说仙人 施存 有一壶,中有天地日月,自号“壶天”,人称“壶公”。参见“壶公”。
19、[壶公]hú gōng
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昔 费长房 为市吏,见 王壶公 悬壶於市,长房 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唐 王悬河《三洞珠囊》:“壶公 谢元,歷阳 人。卖药於市,不二价,治病皆愈。”《云笈七籤》卷二八引《云台治中录》:“施存,鲁 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明 高启《鹤瓢》诗:“壶公 本解飞腾术,丁令 寧为濩落材!”清 杨守知《咂嘛酒歌》:“刘伶 大笑 阮籍 哭,直欲跃入 壶公 壶。” 2.山名。在 福建省 莆田县 南。昔有人隐此,遇一老人引于绝顶,见宫阙台殿,曰“此壶中日月也”,因名。见《九域志》。唐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左漱寒泉,右拥迭巘,危楼豁 壶公 之翠,上方视 鰌海 之波。”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二·兴化府》:“壶公山 ……顶有泉,出石穴中,其盈缩应海潮。中有双蟹,名曰 蟹井泉。有 真浄巖,登之可遍眺郡境。又有 灵云、虎邱、盘陀 诸巖。泉石罗列,名胜不一。”
20、[漏壶]lòu hú
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分播水壶、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以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一百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用以表示时间。也有不用水而用沙的。也叫漏刻。简称漏。
21、[汤壶]tāng hú
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多用铜合金或陶瓷、塑料制成。
22、[壶丘]hú qiū
复姓。
23、[壶罍]hú léi
古代盛酒器,礼器的一种。
24、[匾壶]biǎn hú
扁形的壶。
25、[箪壶]dān hú
见“簞食壶浆”。
26、[瓢壶]piáo hú
泛指盛酒器。
27、[便壶]biàn hú
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
28、[县壶]xiàn hú
1.漏水计时壶。即后世漏壶的原始形式。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后以“悬壶”称行医卖药。“悬壶”也写作“县壶”。明 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膝下儿孙,庆县壶之有继;门前宾客,喜絜榼之方来。”
29、[壶馂]hú jùn
壶餐。
30、[博壶]bó hú
即投壶。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参加者依次把箭(一种博具)投入特制的壶内,输者受罚饮酒。
31、[三壶]sān hú
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32、[乘壶]chéng hú
四个壶。
33、[浆壶]jiāng hú
水壶。《北史·游明根传》:“明根 幼年遭乱,为 櫟阳 王氏 奴。主使牧羊,明根 以浆壶倩人书字路边,书地学之。”
34、[壶尊]hú zūn
古代盛酒器。亦为礼器。
35、[壶领]hú lǐng
传说中仙山名。
36、[孔壶]kǒng hú
古代滴水计时之器。因底部有小孔,故称。
37、[壶飧]hú sūn
壶盛的汤饭熟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问 原 守於寺人 勃鞮,对曰:‘昔 赵衰 以壶飧从径,馁而不食,故使处 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胡三省 注:“熟食曰飧。”按,《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作“餐”。
38、[挈壶]qiè hú
1.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漏刻。 2.悬壶。
39、[匏壶]páo hú
瓠瓜的别称。
40、[壶郎]hú láng
掌管刻漏计时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