茛
拼音:gèn
释义:1.见“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毒。茎、叶有茸毛,汁液可做杀虫剂。中医全草入药,捣烂外敷可治疟疾、哮喘、黄疸、结膜炎等。
组词
毛茛 茛苕 毛茛科 水毛茛 毛茛灸拼音
gèn笔顺
一 丨 丨 𠃍 一 一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gèn的字 拼音为gen的字基础解释
1.野葛,现叫钩吻。藤本植物。根和叶有剧毒。 2.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毛,花黄色,植株有毒。详细解释
又名野葛,钩吻 。一种落叶灌木( Pueraria lobata ),茎蔓延细长,叶到秋变红色,花黄绿色,果实多毛,有毒,茎干可做染料
毛茛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Ranunculus japonicus ),高二三尺,茎叶都有毛,开黄色或白色小花,果实集成球形,茎叶根及果实都有毒,可以入药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茛-中華語文大辭典茛茛ㄍㄣˋɡèn參見【毛茛】。
茛-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茛ɡèn
见880页〖毛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èn
1、[毛茛]máo gèn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茸毛,单叶,掌状分裂,花黄色,有光泽。植株有毒,可入药。
2、[茛苕]gèn tiáo
一种根据地中海沿岸植物刺茛苕的坚挺、多刺的叶子设计的建筑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