祫
拼音:xiá
释义:1.古代祭名。在太庙合祭远近祖先。
组词
祫尝 祫禘 祫祭 祫祀 祫享 大祫 禘祫 祔祫拼音
xiá笔顺
丶 ㇇ 丨 丶 丿 ㇏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xiá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基础解释
古时在太庙中合祭祖先。详细解释
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 。集合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大合祭。三年丧毕时举行一次,次年又举行一次,以后每五年一次
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公羊传》
又如:祫祭(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祫祀(即祫祭);祫享(祫祭)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祫-中華語文大辭典祫ㄒ丨ㄚˊxiá古代祭禮,指在太廟中合祭祖先。
祫-汉语大词典祫xia
ㄒ〡ㄚˊ
〔《广韵》侯夹切,入洽,匣。〕
古代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合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大合祭。三年丧毕时举行一次,次年禘祭后又举行一次,以后每五年一次。
●《公羊传·文公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五年而再殷祭。”
何休注:“殷,盛也。谓三年祫,五年禘。”
●《魏书·礼志一》:“禘、祫一名也,合而祭之故称祫,审谛之故称禘,非两祭之名。”
●唐韩愈《禘祫议》:“夫祫者,合也;毁庙之主,皆当合食于太祖。”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三年一祫,则停时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á
1、[干祫]gàn xiá
谓无庙祫祭。祫祭,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原于天子诸侯丧事完毕时举行。干祫是祫祭的一种特例。
2、[祫烝]xiá zhēng
祫祭与烝祭。烝,宗庙冬祭。参见“祫禘”。
3、[祫祭]xiá jì
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礼记·曾子问》:“祫祭於祖,则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蹕。”孔颖达 疏:“祫,合祭祖。大祖三年一祫。谓当祫之年则祝迎高、曾、祖、禰四庙,而於大祖庙祭之。天子祫祭则迎六庙之主。今言四庙者,举诸侯言也。”《穀梁传·文公二年》:“祫祭者,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范宁 注:“祫祭者,皆合祭诸庙。已毁未毁之主,於大祖庙中以昭穆为次序。”《汉书·韦玄成传》:“祫祭者,毁庙与未毁庙之主皆合食於太祖,父为昭,子为穆,孙復为昭,古之正礼也。”《东观汉记·张纯传》:“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穀成熟,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清 昭槤《啸亭续录·祫祭捧帛爵用近支王公》:“故命岁暮太庙祫祭。凡捧帛执爵诸执事官,皆用圣祖以下宗支诸王公将军充之。”
4、[祔祫]fù xiá
谓使死者神主入于太庙,附于祖先神主,举行合祭。
5、[秋祫]qiū xiá
古代秋季在祖庙举行的合祭。
6、[祫尝]xiá cháng
祫祭与尝祭。尝,宗庙秋祭。参见“祫禘”。
7、[祫享]xiá xiǎng
犹祫祭。
8、[庙祫]miào xiá
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
9、[祫祀]xiá sì
即祫祭。
10、[大祫]dà xiá
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合祭。《公羊传·文公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何休 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
11、[祫禘]xiá dì
古代王者祭先祖之大礼。
12、[禘祫]dì xiá
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或禘祫分称而别义,或禘祫合称而义同,历代经传,说解不一。章炳麟 以为,“禘祫之言,詾詾争论既二千年。若以禘祫同为 殷 祭,祫名大事,禘名有事,是为禘小於祫,何大祭之云?故知 周 之庙祭有大尝、大烝,有秋尝、冬烝。禘祫者大尝、大烝之异语。”详《国故论衡·明解故下》。《后汉书·章帝纪》:“其四时禘祫於 光武 之堂。”李贤 注引《续汉书》:“五年再殷祭,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国语·周语上》“我先王 不窋 用失其官”三国 吴 韦昭 注:“不窋,弃 之子也。周 之禘祫 文 武,必先 不窋,故通谓之王。”《旧唐书·褚亮传》:“至于禘祫,俱合食于 太祖。”《新唐书·蒋乂传》:“禘祫功臣,乃合食太庙。中宗 庙虽毁,而禘祫并陈太庙。”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魏书三·礼志二》:“而天子诸侯享庙之祭、禘祫之礼尽亡。”
13、[殷祫]yīn xiá
天子、诸侯在太庙对远近祖先的盛大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