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
拼音:bìn
释义:1.死者入殓后停柩以待葬。2.指灵柩。3.指运送灵柩出葬的队伍。4.泛指丧葬事务。参见“殯喪”。5.通“賓”。宾客。6.指宾服,归顺。7.通“擯”。摒弃。
拼音
bìn笔顺
一 丿 ㇇ 丶 丶 丶 ㇇ 一 丨 丿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bìn的字 拼音为bin的字基础解释
见“殡”。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殯-中華語文大辭典殯殡ㄅ丨ㄣˋbìn停放靈柩待葬。[例]送~|~葬︱~儀館。
殯-漢語大字典殯
〔殡〕
《説文》:“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从歺,从賓,賓亦聲。夏后殯於阼階;殷人殯於兩楹之閒;周人殯於賓階。”段玉裁注:“當云:屍在棺,肂於西階賓遇之……屍在棺,故从歺;西階賓之,故从賓。”朱駿聲通訓定聲:“从歺、从賓,會意,賓亦聲。”
bìn 《廣韻》必刃切,去震幫。真部。
(1)停柩待葬。《釋名·釋疾病》:“於西壁下塗之曰殯。殯,賓也,賓客遇之,言稍遠也。”《説文·歺部》:“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王筠句讀:“死當作屍。”《玉篇·歹部》:“殯,殯殮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吴)指南死于洞庭之上……遂權殯于湖側。”《紅樓夢》第十三回:“賈珍遂以孫女之禮殯殮之,一並停靈於會芳園之登仙閣。”也指灵柩。《左傳·昭公五年》:“以書使杜洩告於殯,曰:‘子固欲毁中軍,既毁之矣,故告。’”杜預注:“告叔孫之柩。”晋陸機《挽歌三首》之一:“舍爵兩楹位,啟殯進靈轜。”《清史稿·禮志十二》:“其在外聞喪者,訃至,易服,哭,奔喪。至家憑殯哭。”
(2)埋。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又方言。把种子埋入土中培育。《四川谚语·农业生产》:“雨水早,春分迟,惊蛰殡苕正当时。”
(3)通“賓(bīn)”。宾客。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坤部》:“殯,叚借為賓。”《禮記·曾子問》:“反葬奠,而後辭於殯。”鄭玄注:“殯,當為賓,聲之誤也。辭於賓,謂告將葬啟期也。”孔穎達疏:“辭,猶告也。謂奠父之後,孝子告語於賓,以明日啟父殯期節。”又归顺。《續古文苑·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序》:“荒遠既殯,各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