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
拼音:tàn
释义:1.吟哦,歌咏。2.赞美。3.和唱。4.叹气,叹息。5.乐府诗体名。
组词
風木歎拼音
tàn笔顺
一 丨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 丿 ㇇ 丿 ㇏同音字
拼音为tàn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基础解释
见“叹”。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歎-中華語文大辭典歎叹ㄊㄢˋtàn1.樂府詩體名。如〈古遺歎〉、〈昭君歎〉、〈楚妃歎〉。2.〈書〉吟詠;歌詠。[例]吟~|詠~|一唱三~。3.〈書〉讚美。[例]~賞|~服。4.〈書〉嘆息;嘆氣。通「嘆」。[例]哀~|悲~|長吁短~。5.姓。
歎-康熙字典歎
【辰集下】【欠字部】 歎
★【玉篇】他旦切【唐韻】【集韻】【韻會】他案切,𠀤音炭。【說文】吟也。【禮·檀弓】戚斯歎。【疏】歎,吟息也。憤恚轉深,故因發吟息也。【禮·曲禮】當食不歎,臨樂不歎。
◎又稱美曰歎。【禮·郊特牲】卒爵而樂闋,孔子屢歎之。【註】歎,美也。
◎又讚和曰歎。謂歌尾曳聲以助也。【禮·樂記】壹倡而三歎。通作嘆。
★又【集韻】【韻會】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𠀤音攤。義同。【詩·大雅】旣順廼宣,而無永歎。【釋文】歎,他安反
◎又【楚辭·九思】日瞥瞥兮西沒,道遐廻兮阻歎。志稸積兮未通,悵惝罔兮自憐。【曹大家·東征賦】涉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歎。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俱从平聲讀。古寒、先、刪三韻通。【說文】本作〈𡏳欠〉。籀文作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àn
1、[風木歎]fēng mù tàn
同“风木之思”。宋 陆游《焚黄》诗:“早岁已兴风木叹,餘生永废《蓼莪》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