橦
拼音:tóng
释义:1.古书上指木棉树。
组词
橦布 橦花 橦华拼音
tó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基础解释
古书上指木棉树。详细解释
〈名〉
木名,即草棉,梧桐木 ,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生长于中国云南省,其花瓣可织成布。
如:橦华(橦花。木本棉花);橦布(橦花布)
1. 橦 [tóng]
- 橦 [tóng]
木名,即草棉,梧桐木 ,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生长于中国云南省,其花瓣可织成布。
如:橦华(橦花。木本棉花);橦布(橦花布)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橦橦-中華語文大辭典橦橦ㄊㄨㄥˊ ㄊㄨㄥˊtónɡtónɡㄔㄨㄥ ㄔㄨㄥchōnɡchōnɡ〈書〉擬聲詞。模擬擊鼓的聲音。[例]榜人擊鼓,其聲~(三國魏‧繆襲《尤射‧志服》)。
橦橦-汉语大词典橦橦象声词。鼓声。
●三国魏缪袭《尤射·志服》:“榜人击鼓,其声橦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óng
1、[橦竿]tóng gān
古代杂技中的爬竿。
2、[橦橦]tóng tóng
象声词。鼓声。
3、[寻橦]xún tóng
古代百戏之一。橦,竿。据现存 汉 画,系一人手持或头顶长竿,另有数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
4、[橦华]tóng huá
亦作“橦花”。木本棉花。
5、[橦花]tóng huā
见“橦华”。
6、[橦布]tóng bù
橦花织成的布。
7、[橦车]tóng chē
古代的冲锋车。《旧唐书·李光弼传》:“贼恃众直逼其城,以车二乘载木鹅、蒙衝、鬭楼、橦车随其后。”《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 竺夔 ﹞作四重堑,魏 人填其三重,为橦车以攻城。”
8、[橦末]tóng mò
见“橦末之伎”。
9、[顶橦]dǐng tóng
顶竿。
10、[楼橦]lóu tóng
上设望楼的战车。
11、[缘橦]yuán tóng
即缘竿。
12、[都卢橦]dōu lú tóng
同“都卢寻橦”。清 朱彝尊《送田少参雯之楚分韵得江字》:“坐中 曹 谢 鬪奇句,掉险类舞都卢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