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
拼音:chū
释义:1.臭椿。2.古代博戏,像后代的掷色子。也作“摴蒱”。见“樗蒲”。
组词
樗博 樗材 樗蚕 樗丑 樗鸡 樗栎 樗枥 樗蒱 樗朽 樗散材 樗栎散材 樗栎庸材 木木樗樗 栎樗之材拼音
chū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丶 ㇇ 丨 丶 丶 丶 丶 一 一 ㇉同音字
拼音为chū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樗-中華語文大辭典樗樗ㄕㄨshūㄔㄨchū1.植物名。落葉喬木。一種原產於華北、華中與臺灣的溫帶落葉樹,生長迅速,在25年內可長到15公尺。樹皮光滑,淺灰色,老樹有淡褐色裂縫。葉、根及樹皮可做為中醫的收斂劑。全株植物都會散發花生或腰果的腐臭味,故也作「臭椿」。2.比喻無用之材(人)。[例]~朽|~材|~散。3.姓。
樗 -古漢語常用詞典chū
樹名。即臭椿。
【樗櫟】樗樹和櫟樹,莊子認為它們是無用之材,後以比喻才能低下。蘇軾《和穆父新涼》詩:“常恐~身,坐纏冠蓋蔓。”
【樗散】樗為無用之材。比喻不合世用。多為自謙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