樐
拼音:lǔ
释义:1.同“櫓”。2.大盾。3.见“樓櫓”。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建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组词
漂樐 樓樐拼音
lǔ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一 丨 𠃍 丿 丶 丶 丶 丶 丶 一同音字
拼音为lǔ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橹”。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樐-漢語大字典樐
同“櫓”。《説文·木部》:“櫓,大盾也。樐,或从鹵。”《龍龕手鑑·木部》:“樐”,“櫓”的古文。《新書·過秦上》:“伏尸百萬,流血漂樐。”《後漢書·公孫瓚傳》:“今吾諸營樓樐千里,積穀三百萬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變。”
1、樐讀音:力古切,麌韻。釋文:彭棑也。見《玉篇》。
2、樐讀音:籠五切,音魯,麌韻。釋文:櫓或字。見《說文》。
〔按說文、櫓。大盾也。段注。天子出行鹵簿。鹵、大楯也。据此。~又可通鹵矣〕。
3、櫓讀音:籠五切,音魯,麌韻。釋文:
❶大盾也。見《說文》。《段注》:釋名曰。盾大而平者曰吳魁。隆者曰須盾。
〔按吳須皆與~聲近。~或假杵爲之。尙書流血漂杵是也。又或假鹵爲之。始皇本紀、天子出行鹵簿。鹵、大楯也〕。
❷大戟也。《家語儒行》:禮義以爲干~。
❸城上守禦望樓也。見《玉篇》。
〔按文選上林賦、泰山爲~。郭注義同〕。
❹露也。露上無屋覆也。見《釋名釋宮室》。
❺同艣。進船具。《釋名釋船》:在旁曰~。~、轠也。用轠力然後舟行也。
❻戰陣高巢車亦爲~。《太公六韜》:陷堅陣。敗强敵。武翼大~。提翼小~。
❼~罟子。果名。《桂海虞衡志》:大如椀。數十房攢聚成毬。食之微甘。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ǔ
1、[楼樐]lóu lǔ
见“楼櫓”。
2、[漂樐]piāo lǔ
见“漂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