榝
拼音:shā
释义:1.亦作“樧”。2.植物名。即茱萸。3.木楔。参见“槷”。
组词
椒榝拼音
shā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丶 一 亅 丿 丶 丿 ㇍ ㇇ ㇏同音字
拼音为shā的字 拼音为sha的字基础解释
古书上说的茱萸一类的植物。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榝-辞源3【榝】14画 4794·7 shā ㄕㄚ 所八切,入,黠韻,審 二。月部。植物名。一種惡草。似茱萸而小。一名吳茱萸。也作“蔱”。楚辭 屈原 離騷:“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注:“榝,茱萸也。”
榝-中華大字典1、榝讀音:山戛切,音殺,黠韻。山列切,屑韻。釋文:
❶似茱萸。出淮南。見《說文》。《段注》:釋木。茮~醜莍。郭云。莍萸子聚生成房皃。~似茱萸而小。赤色。
❷茱萸也。見《廣雅釋木》。
2、榝讀音:私列切,音薛,屑韻。釋文:楔或字。《集韻》:楔。說文、攕也。蜀人从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ā
1、[椒榝]jiāo shā
《楚辞·离骚》:“椒 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王逸 注:“榝,茱萸也,似椒而非,以喻 子椒 似贤而非贤也。”后遂以“椒榝”指谄佞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