棡
拼音:gāng
释义:1.木名。青棡。2.见“棡鼓”。一种有盖的小鼓,长三尺,奏乐时常先敲击以引大鼓。
组词
棡鼓 棡鼓部 棡鼓曲拼音
gā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𠃌 丶 丿 一 丨 ㇄ 丨同音字
拼音为gāng的字 拼音为gang的字基础解释
〔青~〕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木材坚硬,供建筑用。亦称“槲栎”。详细解释
禾木名。俗名青棡,通名橡树
棡,高木。——《篇海类编》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棡-中華語文大辭典棡㭎ㄍㄤɡānɡ植物名。即青剛。常綠闊葉喬木。莖高可達20公尺,樹皮淡灰色,葉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木質堅實,可供製作車、船、機具等,樹皮可製栲膠。
棡-中華大字典1、棡讀音:居郞切,音岡,陽韻。釋文:橫牆木。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āng
1、[棡鼓曲]gāng gǔ qǔ
曲名。相传 黄帝 出师 涿鹿,以棡鼓为警卫,作棡鼓曲。或谓其曲辞本之 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