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
拼音:nī
释义:1.(~子、~儿)〈方〉女孩儿。2.(Nī)姓。
组词
妮子 我妮 闺妮 妮婢 婢妮 小妮子 梳头妮子拼音
nī笔顺
𡿨 丿 一 𠃍 一 丿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nī的字 拼音为ni的字基础解释
〔妮子〕〈方〉也说妮儿。小女孩。详细解释
(形声。从女,尼声。本义:婢女,侍候主人的女孩子)
同本义
今又谓婢曰妮。——《六书政》
吾有梳头妮子。——《新五代史》
少女 。
如:妮子
〈方〉∶母亲
子称父曰伯伯,称母曰妮。——杨炳南《海录·南海》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妮-中華語文大辭典妮妮ㄋ丨ˊníㄋ丨nī1.女孩。[例]~子。2.▲姓。
妮-漢語大字典妮
nī(旧读ní) 《集韻》女夷切,平脂娘。
(1)婢女。《六書故·人二》:“今又謂婢曰妮。”清翟灝《通俗編·婦女》:“今山左目婢曰小妮子。”《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傳》:“吾有梳頭妮子,竊一藥囊以奔于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又有箇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兒的,唤做紅娘。”又俗称少女为妮。
(2)方言。母亲。清楊炳南《海録·南海·新當國》:“子偁父曰伯伯,偁母曰妮。”
(3)用同“泥”。1.软缠(亲昵)。明孟稱舜《人面桃花》第四齣:“暮歸誰向燈前笑,秖餘寡女妮人嬌。”2.狎昵。徐珂《清稗類鈔·爵秩類》:“喬林故無賴,妮一蠻妓。”3.拘守。清黄宗羲《〈吕勝千詩集〉辭》:“有獨創造以為高,有妮古以為非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ī
1、[妮子]nī zi
〈方〉也说妮儿。小女孩。
2、[我妮]wǒ nī
见“我伲”。
3、[娜妮]nà nī
是浙江省方言,普通话“女儿”的意思。
4、[婢妮]bì nī
婢女。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都市钱陌》:“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长短使用。”
5、[狎妮]xiá nī
亲近。
6、[妮婢]nī bì
婢女。
7、[闺妮]guī nī
方言。指女儿。
8、[姻妮]yīn nī
见“姻昵”。
9、[亲妮]qīn nī
亲热昵爱。
10、[圣安妮]shèng ān nī
圣安妮(英语:Saint Anne,或Saint Ann),也译为圣安娜、圣亚纳,在圣经四福音书中都不曾提到她,但传统上认定这是圣母马利亚之母,耶稣的外祖母的名字。其希伯来语 是恩典、恩宠的意思。
11、[康璐妮]kāng lù nī
夜玫瑰,像玫瑰花一样清新时尚,如仙子般一样高贵纯洁,她是青春的弄潮儿,大众风尚的坐标。
12、[阿拉丽妮]ā lā lì nī
阿拉丽妮化妆品商城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