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拼音:sāng
释义:1.桑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边缘有锯齿可以用来喂蚕。果实紫色或黄绿色,味甜可以吃。嫩枝的皮可以造纸,叶、枝、果实、根皮都可入药。2.(Sāng)姓。3.指桑叶。
组词
浮桑 公桑 搏桑 红桑 鸡桑 楼桑 采桑 长桑 采桑度 格桑花 柴桑令 恋空桑 长桑君 柴桑门 日薄桑榆 生桑之梦 遁迹桑门 沧海桑田拼音
sāng笔顺
㇇ 丶 ㇇ 丶 ㇇ 丶 一 丨 丿 ㇏三个“又”大小一致,“品”型叠放。“木”横画稍长,竖画正直,撇捺对称,撇捺的收笔要高于中竖。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sāng的字 拼音为s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桑-中華語文大辭典桑桑ㄙㄤsānɡ1.植物名。落葉喬木。葉邊緣呈粗鋸齒狀,可用來餵蠶,枝條可編筐,樹皮可造紙,果實可生吃或釀酒,根、枝、皮、葉等均可入藥。2.姓。
桑-中華大字典1、桑讀音:蘇郞切,音顙,陽韻。釋文:
❶蠶所食葉木。从叒木。見《說文叒部》。
〔按李時珍曰。~有數種。白~葉大如掌而厚。雞~葉細而薄。子~先椹後葉。皮可爲紙。實曰椹。可食〕。
❷中央之木也。見《賈子胎敎》。
❸採~也。《漢書元后傳》:率皇后列侯夫人~。
❹相逢接之道也。見《白虎通姓名》。
❺猶喪也。《公羊文二年傳》:虞主用~。
❻~者。上玄下黃。以象乾坤也。《易否》:繫于包~。
❼眾木之本。《禮記內則》:射人以~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❽~飛。工雀也。見《廣雅釋鳥》。
〔按方言曰。自關而東謂之鸋鴂。自關而西謂之~飛〕。
❾~扈。靑雀也。一名竊脂。《淮南說林》:~扈不啄粟。
❿齧~。蟲名。《爾雅釋蟲》:蠰。齧~。
〔注〕:似天牛。角長。體有白點。喜齧~樹。作孔。入其中。
⓫~螵蛸。卽螳螂。見《本草》。《集解》:螵蛸在處有之。螳蜋卵也。多在小~樹上。
⓬~林。樂名。《左襄十年傳》:請以~林。
〔又〕:地名。《淮南本經》:擒封豨於~林。
〔注〕:湯所禱旱~山之林。
⓭空~。山名。《楚辭遠逝》:考玄冥于空~。
⓮~乾泉。卽溹涫水。見《水經㶟水注》。
⓯台~。地名。啟所生處。《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
⓰扶~。木名。《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十日所浴。
⓱~穀。野物也。見《說苑敬愼》。
〔按草之屬也。多產荒田~圃中。莖高尺許。葉似~。下承長柄。夏日開花。生於葉腋。作黃綠色。頗細碎〕。
⓲~梓。猶言鄕里也。《詩小弁》:維~與梓。必恭敬止。
〔按毛傳曰。父之所樹。己尙不敢不恭敬。今俗引伸之以爲鄕里之稱〕。
⓳~虞。主~者也。《穆天子傳》:天子命~虞。
⓴~門。卽沙門。僧之别稱。《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門之盛饌。
㉑地名。~港。卽舊金山。在北美合眾國西岸。爲東洋各國歐澳諸洲連絡之要港。英文SanFrancisco。
㉒姓也。《姓苑》:秦大夫子~之後。漢有~弘羊。
〔又〕:複姓。庚~、~丘。
2、鐅釋文:古桑字。見《字彙補》。
3、瘸釋文:桑籒文。見《字彙補》。
4、桒釋文:桑俗字。見《正字通》。
5、谳釋文:古桑字。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