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
拼音:zhuàng
释义:1.形状。2.情形;状况。3.形容;描写。4.陈述。5.古代的一种文体。6.起诉书。7.褒奖、委任等文件。
组词
形状 奇形怪状 告状 状态 军令状 不可名状 惊恐万状 出言无状 莫可名状 行状拼音
zhuàng笔顺
丶 ㇀ 丨 一 丿 ㇏ 丶“丬”竖画正直,点提居竖的中部,间距适中。“犬”横画稍短,撇画上段端正,捺画舒展。撇捺收笔大致平齐。
同音字
拼音为zhuàng的字 拼音为zhuang的字基础解释
1.形状;样子:~态。奇形怪~。 2.情况:~况。病~。罪~。 3.陈述或描摹:~语。不可名~。 4.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供~。行~。 5.指诉状:~纸。告~。 6.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详细解释
(形声。从犬,爿( 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状,犬形也。——《说文》
且曰献状。——《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
凡铸金之状。——《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聊斋志异》
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郦道元《水经注》
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状类(形似);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情形;状况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淮阴侯列传》
欲死秦军状。——《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状语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巡抚状闻。——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巴陵胜状。——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自绘败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景状亦近。——蔡元培《图画》
又如:现状;状容(形态);状候(情况;状态)
聘任或奖励人员的证书 。
如:奖状;委任状
行状,记述死者事迹的一种文体,属于传记类
敢以状私于执事。——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又如:状略(行状的大略);状式(行状的格式)
诉状
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状头(原告人);状儿(状子;起诉书);告状;状呈(即状子);状告(递状控告)
书信
是以前状辄述鄙城,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
容貌,面貌
妾无状。——《汉书·东方朔传》。注:“形貌也。”
[吕] 不韦使[ 异人] 楚服相见,王后悦其状,高其智。——《战国策·秦策》
礼貌 。常与“无”连用,“无状”即没有礼貌之意
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 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史记·项羽本纪》
陈述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庄子·德充符》
再思此言,自状其短,观过知仁,亦足称也。——洪迈《容斋四笔》
描绘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文心雕龙》
又如:状物(描绘事物);状写描绘
描摹
遂以五可之容颜发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聊斋志异》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状-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狀
状-诗词曲语辞辞典状模仿,摹状仿象义。
▶李白《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壁》诗,“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像.似若。
▶杜甫《雨》诗:“殊俗状巢居,曾台俯风渚。”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九引崔融《瓦松赋》:“煌煌特秀,状金芝之产溜;历历虚悬,若星榆之种天。”
▶严维《书情献刘相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植无成状水萍。”
▶敦煌《降魔变文》:“身体羸劣,状饿鬼形。”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uàng
1、[形状]xíng zhuàng
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
2、[不可名状]bù kě míng zhuàng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
3、[状态]zhuàng tài
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心理~。液体~。病人处于昏迷~。
4、[状况]zhuàng kuàng
情形:经济~。健康~。
5、[诉状]sù zhuàng
民事案件原告人和刑事案件公诉人、自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材料。
6、[奇形怪状]qí xíng guài zhuàng
奇特怪异的形状。唐吴融《太湖石歌》:“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7、[状元]zhuàng yuan
1.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唐代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人,有时也泛称新进士。宋代主要指第一名,有时也用于第二、三名。元代以后限于称殿试一甲(第一等)第一名。 2.泛指考试取得第一名的人:文科~。理科~。 3.比喻在本行业中成绩最好的人:养鸡~。行行出~。
8、[现状]xiàn zhuàng
目前的状况:打破~。改变~。维持~。
9、[告状]gào zhuàng
1.(当事人)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一案件。 2.向某人的上级或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这个人的欺负或不公正的待遇:就这点小事,干吗到处~?
10、[症状]zhèng zhuàng
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如咳嗽、盗汗、下午发热等是人患肺结核的症状。
11、[见状]jiàn zhuàng
看情况。
12、[奖状]jiǎng zhuàng
为奖励而发给的证书。
13、[原状]yuán zhuàng
原来的样子:保持~。恢复~。
14、[条状]tiáo zhuàng
列举情状。
15、[性状]xìng zhuàng
性质和形状:土壤的理化~。
16、[状告]zhuàng gào
递状控告。京剧《猎虎记》第七场:“状告 解珍、解宝 为了何事?”
17、[状语]zhuàng yǔ
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分。形容词、副词、时间词、处所词都可以做状语。例如“你仔细看”的“仔细”(状态),“天很热”的“很”(程度),“我前天来的”的“前天”(时间),“你这儿坐”的“这儿”(处所)。状语有时候可以放在主语前边,例如“昨天我没有出门”的“昨天”,“忽然他对我笑了笑”的“忽然”。
18、[状物]zhuàng wù
描绘事物。
19、[罪状]zuì zhuàng
犯罪的事实:罗列~。
20、[惨状]cǎn zhuàng
悲惨的情景、状况。
21、[病状]bìng zhuàng
病象。
22、[异状]yì zhuàng
1.奇特的外形。 2.反常的情形。
23、[情状]qíng zhuàng
情形;状况:其中~,难以言述。
24、[名状]míng zhuàng
说出事物的状态(多用在否定词后面):兴奋之情,不可~。
25、[万状]wàn zhuàng
很多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多用于消极事物):危险~。惊恐~。痛苦~。狼狈~。
26、[行状]xíng zhuàng
旧时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文章,多随讣闻分送亲友。
27、[状貌]zhuàng mào
形状外貌。
28、[状子]zhuàng zi
起诉书的俗称。
29、[状纸]zhuàng zhǐ
1.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 2.诉状。
30、[供状]gòng zhuàng
指书面的供词。
31、[摹状]mó zhuàng
描摹。
32、[赃状]zāng zhuàng
贪污盗窃等的罪状。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君因》:“就 恂 素为官速谤,当便入传,引见詰问,纠其赃状,以时列闻。”《北史·元澄传》:“往年在州,於大市鞭杀五人,及检赃状,全无寸尺。”《太平广记》卷三六五引 唐 薛用弱《集异记·宫山僧》:“赃状无据,法吏终无以成其狱也。”
33、[状式]zhuàng shì
1.行状的格式。 2.指印有规定格式的诉讼用纸。
34、[状容]zhuàng róng
犹形态。
35、[善状]shàn zhuàng
1.好的事迹。宋 苏洵《史论上》:“所襃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三变 释褐到官始踰月,善状安在,而遽荐论?”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武定四叛》:“陈 抚 滇 十六年,实少善状。” 2.指行状。唐 柳宗元《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孟氏 之孤曰 遵庆,奉其父命书九篇,为善状一篇。” 3.唐 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
36、[问状]wèn zhuàng
查明案件的情状。
37、[黑状]hēi zhuàng
1.匿名诉状。 2.诬陷不实之状。
38、[家状]jiā zhuàng
旧指记述有关个人履历、三代、乡贯、年貌等的表状。唐 无名氏《秀师言记》:“崔 家小娘子,容德无比,年已及筓,供奉与他取家状,到府日,求 秦 晋 之匹可乎?”《宋史·选举志一》:“家状并试卷之首,署年及举数、场第、乡贯,不得增损移易,以仲冬收纳,月终而毕。”清 赵翼《题竹初自述文》诗:“竹初 自述文,亦以代家状。”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唐选人家状即今履历》:“所云家状,即今之履歷、亲供也。”
39、[有状]yǒu zhuàng
1.有根据;有凭据。 2.有效。
40、[占状]zhàn zhuàng
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