柊
拼音:zhōng
释义:1.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有香气。2.柊叶,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块状根,长圆形叶子,似芭蕉,花紫色。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是其主要分布区,印度和中南半岛也有。根和叶可药用,根治肝肿大,叶有清热利尿作用,可用来包粽子。也叫棕叶。
组词
柊叶 柊树 柊楑拼音
zhō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基础解释
1.〔~楑(kuí)〕椎。亦作“终葵”。 2.〔~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形,地下有块状根状茎,叶和根可以入药。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柊-中華語文大辭典柊ㄓㄨㄥzhōnɡ古書中一種花有香氣的常綠灌木。
柊-辞源3【柊】9画 4793·3 zhōng ㄓㄨㄥ 職戎切,平,東韻,照 三。見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ōng
1、[柊树]zhōng shù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形,花白色,有香气。供观赏。
2、[柊叶]zhōng yè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块状,叶子长圆形,像芭蕉,花紫色。根和叶可入药,叶片可用来包粽子。
3、[柊楑]zhōng kuí
即终葵。椎。古代碎土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