籟
拼音:lài
释义:1.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2.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亦泛指一般的声响。
拼音
lài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丿 丶 丿 ㇇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ài的字 拼音为lai的字基础解释
见“籁”。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籟-中華語文大辭典籟籁ㄌㄞˋlài1.吹奏樂器名:(1)一種竹製管樂器。三孔。小於笙,大於箹。(2)多竹管密排樂器。竹管依高低音階排列而成。也作「簫」、「排簫」。2.孔竅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例]天~|百~|萬~俱寂。
籟 -古漢語常用詞典lài
①古代的一種管樂器,三孔,似笙簫。《滕王閣序》:“爽~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②孔穴中發出的聲響。《莊子•齊物論》:“地~則眾竅是已。”【又】泛指自然界的聲響。《項脊軒志》:“冥然兀坐,萬~有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ài
1、[風籟]fēng lài
风声。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沅水》:“﹝ 明月池 ﹞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籟空传,下则泉响不断。”宋 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会景亭》:“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冈峦向眼尽,风籟与耳谋。”清 侯方域《蹇千里传》:“已而大雨雪,诸公坐风籟中相与传觴饮,饮竟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