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拼音:háng
释义:1.杭州的简称。
组词
杭州 杭育 杭州市 苏杭 杭嘉湖 杭剧 天杭 杭越 杭纺 杭子拼音
há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丶 一 丿 ㇈左窄右宽。“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亢”点画居中,竖撇不宜太长,横折弯钩圆转自然,钩底宜平,钩尖朝上。
同音字
拼音为háng的字 拼音为hang的字基础解释
1.指浙江杭州:~纺(杭州出产的一种纺绸)。 2.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木,亢( kāng)声。( Káng)本义:抵御)
方舟并济或以船渡
杭,渡也。——《说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卫风·河广》
魂中道而无杭。——《楚辞·九章·惜诵》
又如:杭筏(渡水的筏子);杭绝(乘船渡过)
航行
惩往途而省究兮,吾庶以慎吾杭。——明· 何景明《进舟赋》
方舟;船
杭,方舟也。——《说文》
盖周跃鱼陨杭。——《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杭绝(乘船渡过)
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 。
如:杭纱(杭州产的细纱布);杭紬(杭州产的粗绸);杭越(杭州和越州的并称)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杭杭-汉语大词典杭杭高耸貌。
●唐沈亚之《文祝延二阕》诗之一:“闽山之杭杭兮水堋堋,吞荒抱大兮香叠层。”
杭ㄏㄤˊhánɡ1.指杭州。[例]~菊沖泡茶|上有天堂,下有蘇~。2.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áng
1、[杭州]háng zhōu
中国东部浙江省濒杭州湾的港市,浙江省省会,中国六大古都之名,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区。
2、[杭纺]háng fǎng
杭州纺绸。
3、[苏杭]sū háng
苏州、杭州 的并称。
4、[杭绸]háng chóu
杭州出产的丝绸。
5、[杭纱]háng shā
杭州 产的细纱布。
6、[杭绢]háng juàn
杭州 产的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有的用生丝织成。
7、[杭椒]háng jiāo
果羊角形,长13厘米左右,横径约1.4厘米,平均单果重10克。青熟果淡绿色,果实微辣,老熟果红色。果面略皱,果顶渐尖,稍弯。它既是美味佳肴的好佐料,又是一种温中散寒、可用于食欲不振等症的食疗佳品。
8、[天杭]tiān háng
银河。
9、[杭杭]háng háng
高耸貌。
10、[杭缎]háng duàn
杭州 产的质地较厚、一面平滑有光泽的丝织品。
11、[舟杭]zhōu háng
同“舟航”。指船只。
12、[萨杭]sà háng
谓用绳拴住。《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那推小车子的先説道:‘这不行啊!我把你老“萨杭”罢。’ 安老爷 不懂这句话,问:‘怎么叫萨杭?’ 戴勤 説:‘拢住点儿,他们就叫萨杭。’”
13、[颉杭]jié háng
见"颉?"。
14、[飞杭]fēi háng
飞快的船。
15、[杭紬]háng chōu
词语解释杭州产的粗绸。
16、[梯杭]tī háng
见“梯航”。
17、[杭本]háng běn
指书籍的 宋 代 杭州 刊本。亦称 浙 本。字体方正,刀法圆润,被后代誉为最佳的善本。宋 朱熹《<韩文考异>序》:“观其自言,为儿童时,得 蜀 本 韩 文於 随州 李 氏,计其岁月当在 天禧 中年,且其书已故弊脱略,则其摹印之日,与 祥符 杭 本盖未知其孰先孰后,而 嘉祐 蜀 本,又其子孙,明矣。”
18、[杭庄]háng zhuāng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杭,通“康”。
19、[杭西]háng xī
古代绢名。
20、[杭越]háng yuè
杭州 和 越州(绍兴)的并称。唐 白居易《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先赠长句》诗:“杭 越 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是何人?”《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 中和 ﹞四年,僖宗 遣中使 焦居璠 为 杭 越 通和使,詔 昌 及 汉宏 罢兵,皆不奉詔。”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一》:“又即山之左麓,闢犖确为径而上,亭其三山之巔,杭 越 诸峰,江湖 海门,尽在眉睫。”
21、[杭䌷]háng chōu
杭州 产的粗绸。
22、[杭育]háng yō
(叹)重体力劳动(大多集体操作)时呼喊的声音。
23、[杭剧]háng jù
流行于浙江杭州的戏曲剧种。
24、[杭筏]háng fá
渡水的筏子。
25、[杭颍]háng yǐng
杭州 和 颍州 的并称。
26、[杭绝]háng jué
乘船渡过。
27、[榔杭]láng háng
见“榔槺”。
28、[杭嘉湖]háng jiā hú
杭州、嘉兴、湖州(吴兴)一带地区的连称。
29、[杭州话]háng zhōu huà
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
30、[村杭子]cūn háng zǐ
詈词。犹言坏家伙,坏蛋。
31、[杭好杭歹]háng hǎo háng dǎi
时好时坏。
32、[一苇渡杭]yī wěi dù háng
用一条芦苇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