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hāng

释义:1.〈书〉没有到成年就死去。2.在战争中死去的人。

组词

黯殇 长殇 国殇 冲殇 幻殇 花殇 凡殇 嫁殇 断情殇 无服之殇 不道离殇 不诉离殇 家传之殇 贪食之殇 思念成殇 思忆若殇 夏沫之殇

拼音

shāng

笔顺

丿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hāng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基础解释

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歺( è),伤省声。“歺”是剔肉剩下的骨头,与“死”有关。本义:未成年而死)

  2. 同本义。亦称“殇折”、“殇夭”

    殇,不成人也。——《说文》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

    未家短折曰殇。——《周礼·谥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亡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殇折,殇夭(夭折)

  3. 横死,非正常死亡 。

    如:殇亡(横死)

〈名〉

  1. 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称“殇子”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殇服(古代为殇亡者居丧的服制);殇宫(殇者的灵魂)

  2. 死在外面的人;战死者

    无主之鬼谓之殇。——《小尔雅》

    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周礼·媒氏》。注:“谓嫁死人也。今时娶会是也。”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又如:国殇(为国牺牲死于战场的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殇-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殇-康熙字典


【辰集下】【歹字部】 殤
★【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𠀤音商。未成人喪也。【禮·喪服傳】年十六至十九死爲長殤,十二至十五死爲中殤,八歲至十一歲死爲下殤,七歲以下爲無服之殤,生未三月不爲殤
◎又【禮·檀弓】周人以殷人之棺槨葬長殤,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殤、下殤,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
◎又【周禮·地官·媒氏】禁嫁殤者。【註】殤十九以下。
◎又諡法之一。【汲冢周書】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
◎又死於國事、無主之鬼曰國殤。【楚辭】有《國殤》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āng

1、[国殇]guó shāng

旧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人。殇(shāng)。

2、[情殇]qíng shāng

情殇:殇,是指还没产生就已经死亡的意思,既爱情在产生之前就已经结束。情殇是指悲剧结尾的爱情,感情受到挫折的意思。

3、[离殇]lí shāng

1.受伤。 2.指因离逝离别引起的巨大感伤。

4、[冲殇]chōng shāng

指帝王未成年而死。陈登原《国史旧闻》卷四九:“熹宗 在位七年,二十四岁死,纵不必謚为冲殤,然举国而听命於如此之顽童,或并呼天王圣明,此实可笑。”

5、[嫁殇]jià shāng

1.谓男女夭亡后,生者为之议婚,嫁女而合葬之。《周礼·地官·媒氏》:“禁迁葬者与嫁殤者。”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嫁殤者,谓嫁死人也。”贾公彦 疏:“嫁殤者,生年十九已下而死,死乃嫁之。”孙诒让 正义:“此谓生时本无昏议,男女两殤,因嫁而合葬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操 幼子 仓舒 卒,操 伤惜之甚。司空掾 邴原 女早亡,操 欲求与 仓舒 合葬,原 辞曰:‘嫁殤,非礼也。’” 2.指为受聘后夭亡的女子行嫁礼和合葬。清 张惠言《江安甫葬铭》:“聘妻 吴氏,先二年死,年十有七。歙 俗嫁殤,以其丧归 江氏。”

6、[彭殇]péng shāng

犹言寿夭。彭,彭祖,指高寿;殇,未成年而死。语本《庄子·齐物论》“莫寿於殤子,而 彭祖 为夭”。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 彭 殤为妄作。”唐 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情均荣辱,则万象同归;跡混 彭 殤,则百龄俱尽。”清 金农《问颜大懋伦疾》诗:“《齐物》彭 殤原可拟,同年椿菌又如何?”

7、[殇思]shāng sī

对未成年而死者或者为国战死者的思索。

8、[殇夭]shāng yāo

见“殤殀”。

9、[殇子]shāng zǐ

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於殤子,而 彭祖 为夭。”成玄英 疏:“人生在於襁褓而亡,谓之殤子。”陆德明 释文:“殤子,短命者也。”《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此则宰衡之与皁隶,容 彭 之与殤子……咸得之於自然,不假道於才智。”宋 王安石《酬裴如晦》诗:“殤子未安 庄氏 义,寿亲还慰 鲁侯 心。”郭沫若《文艺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自本体而言,殇子虽夭而他的身体不灭。”

10、[凡殇]fán shāng

宗子以外,凡嫡庶之殇皆谓之“凡殤”。

11、[殇服]shāng fú

古代为殇亡者居丧的服制。

12、[殇宫]shāng gōng

指殇者的灵魂。

13、[幻殇]huàn shāng

佛教语,假象的障蔽之意。

14、[殇伤]shāng shāng

死亡、悲伤有关。

15、[黯殇]àn shāng

黯:心神沮丧的样子。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形容心神沮丧,默默无闻离开。

16、[父殇]fù shāng

为父亲去世而伤,死亡,死去。

17、[殇草]shāng cǎo

一首七言诗,由美豚所作。

18、[上殇]shàng shāng

古人对"死"按年龄的称呼。

19、[殇殀]shāng yāo

亦作“殤夭”。早死,夭折。清 钮琇《觚賸续编·溺妾入梦》:“设水醮一昼夜,幸籍祈禳,庶免殤殀。”梁启超《罗兰夫人传》:“彼兄弟姊妹六人,不幸悉殤夭;故夫人少年之生涯,极寂寞之生涯也。”

20、[中殇]zhōng shāng

古谓十二至十五岁死亡为“中殇”。未成年而死叫殇。《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礼记·檀弓上》:“﹝ 周 人﹞以 夏后氏 之堲周葬中殤、下殤。”陆德明 释文:“十二至十五为中殤。”

21、[殇曲]shāng qǔ

为死人做的曲。

22、[下殇]xià shāng

人年龄在八至十一岁间死为下殇。《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丧。”《宋书·礼志二》:“今璽策咸秩,是成人之礼;羣后临哀,非下殤之制。”唐 韩愈《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小功服最多,亲则叔父之下殤,与适孙之下殤,与昆弟之下殤。”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下殤用棺衣,自 史佚 始也。”

23、[陌殇]mò shāng

在荒陌上的悲伤,或在荒陌上的夭亡。

24、[夭殇]yāo shāng

指未长大成人而死亡。

25、[三殇]sān shāng

1.指长殇、中殇、下殇。《仪礼·丧服》:“传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 2.三个横死者。《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匿暴三殤。”李周翰 注:“横死曰殤。孔子 过 泰山,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使 子贡 问之,曰:‘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孔子 曰:‘小子志之,苛政猛於虎也。’秦 之苛法天下怨之,其暴甚於此三殤也。”

26、[殇情]shāng qíng

断,既是了断,断开,分离之意。情,指感情或爱情。殇,是指还没产生就已经死亡的意思,既爱情在产生之前就已经结束。断情殇,有两种理解。一,断情殇。二,断情殇。这个不难解释~~!但从字面上看,应该没有实质意义,只是一个滥用“情”词的名字罢了!

27、[殇折]shāng shé

夭折。

28、[花殇]huā shāng

伤花,花儿枯萎凋零。

29、[起殇]qǐ shāng

旧时为祭鬼神而演戏,在开场时召请怨鬼的一种迷信形式。

30、[杏殇]xìng shāng

谓杏的花苞凋落。喻婴儿夭折。

31、[长殇]cháng shāng

古代丧礼,十六岁至十九岁死亡为“长殤”。《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

32、[莫殇]mò shāng

不要悲伤。

33、[止战之殇]zhǐ zhàn zhī shāng

为了停息战乱而唱的悼念战死的人的歌。殇在这里是殇歌的意思,悼念战死的人的歌。止战是指唱这歌曲的目的,希望平息战乱。

34、[此爱成殇]cǐ ài chéng shāng

这段感情也成为回忆了。

35、[思忆若殇]sī yì ruò shāng

思念与追忆的往昔都像是心上的一道伤 思忆:思念与追忆 若殇:像一道伤;若,像;殇:伤痕 可用在感情丰富,多愁善感的人或那些发生过难以忘却的伤心事的人。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殇的反义词 殇的近义词 殇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殇能组什么词
  • 殇能组什么词语
  • 殇可以组什么词
  • 殇可以组什么词语
  • 殇字可以组什么词
  • 殇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殇字能组什么词
  • 殇字能组什么词语
  • 殇字开头的成语
  • 殇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