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
拼音:wù
释义:1.杌凳,较矮的凳子。杌子。2.见“杌陧”。(心情、局势等)不安定。也做阢陧。
组词
杌凳 杌子 杌陧 动杌 槁杌 马杌 肉杌 梼杌 屠杌 梼杌饕餮 杌陧之象拼音
wù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wù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杌凳〕一种小凳。详细解释
树木无枝丫 。
如:杌樗(光秃的臭椿树)
浑然无知 。
如:杌杌(痴。呆貌)
见“杌陧”
摇,动摇
扬翠叶,杌紫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小矮凳 。
如:杌坐儿(小凳子);杌床(用绳编制的轻便坐具)
砍树剩余的桩子
杌,刊余木。——《集韵》
〈形〉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杌杌-汉语大词典杌杌痴呆貌。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帝宁能为石人邪”唐张守节正义:“颜师古云:‘言徒有人形耳,不知好恶。’
按,今俗云人不辨事,骂云杌杌若木人也。”
【杌杌】㊀癡獃貌。史記一〇七 魏其侯傳附 灌夫“且帝寧能爲石人邪”唐 張守節 正義:“顔師古云:‘言徒有人形耳,不知好惡。’按:今俗云人不辨事,駡云杌杌若木人也。”㊁疑而不安貌。明 程宗舜 洪範淺解五:“杌杌者,疑而不安貌。”清 呂留良 呂晚村先生文集四 與吳玉章第一書:“時杌杌不自安,今乃漸覺其果信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ù
1、[梼杌]táo wù
1.古代传说中的恶人,舜时四凶之一。一说恶兽。 2.楚国史书名。杌(wù)。
2、[杌凳]wù dèng
一种小凳。
3、[楚杌]chǔ wù
春秋时期楚国的史书《檮杌》。
4、[杌樗]wù chū
光秃的臭椿树。喻不成材料,没有出息。
5、[郁杌]yù wù
茂盛挺拔。
6、[杌杌]wù wù
痴呆貌。
7、[肉杌]ròu wù
唐玄宗时﹐有黄?儿矮陋而颇机慧﹐帝常凭之以行﹐号曰"肉杌"。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
8、[杌床]wù chuáng
一种用绳编制的轻便坐具。
9、[杌棿]wù ní
同“杌陧”。
10、[动杌]dòng wù
动摇。
11、[牀杌]chuáng wù
上下马用的垫脚凳。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高帝 不欲勛武臣废习骑射,故虽公侯极品,而出必乘马,上下不用牀杌。”
12、[杌臲]wù niè
同“杌陧”。清 梅曾亮《王惠川墓志铭》:“儒嵬义弱文杌臲,胥钞计帐以塞责。”张謇《敬告全国学生书》:“所谓人受损而我居虚热之名,国受困而我亦在杌臲之列,耻何如之!”
13、[突杌]tū wù
见“突兀”。
14、[椅杌]yǐ wù
椅子和凳子。
15、[槁杌]gǎo wù
愚拙貌;愚痴貌。
16、[椊杌]zú wù
1.以柄入孔。 2.木短出貌。
17、[床杌]chuáng wù
上下马用的垫脚凳。
18、[屠杌]tú wù
指肉摊、肉铺。
19、[櫈杌]dèng wù
犹肩舆。
20、[嚚杌]yín wù
愚顽痴呆。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檮杌’。”南朝 宋 鲍照《侍郎报满辞合疏》:“臣嚚杌穷贱,情嗜踳昧。”
21、[马杌子]mǎ wù zǐ
见“马杌”。
22、[杌陧之象]wù niè zhī xiàng
形容倾危不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