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á

释义: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2.正项以外的;正式的以外的。3.混合在一起;掺杂。4.杂乱。

组词

博杂 丑杂 嘈杂 繁杂 浮杂 嚼杂 驳杂 火杂杂 杂卖场 五杂俎 乱杂杂 土杂肥 杂牌军 杯觥交杂 驾头杂剧 龙蛇混杂 门无杂宾 穷言杂语 七杂八色 人多嘴杂 五方杂处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上部稍小,中横要长,竖钩居中,长短适中,直而正。撇点左右对称。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zá的字 拼音为za的字

基础解释

1.多种多样的:复~。~色。~技。他看的书很~,哪方面的都有。 2.正项以外的;正式的以外的:~费。~项。~牌儿。 3.混合在一起;掺杂:夹~。他~在人群中混进了城。草丛中还~有粉红色的野花。

详细解释

〈形〉

  1. 驳杂不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杂面(杂合面粉作的面条)

    杂彩三百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昧没而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杂然而前陈。——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少杂树。——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杂裳(前黑后黄的下衣)

  2. 紊乱 。

    如:杂错(交错混杂);嘈杂(声音杂乱;喧闹);庞杂(多而杂乱)

  3. 繁琐;细碎 。

    如:杂冗(零杂事务;公务繁忙的谦辞);杂言(不主一家而杂采众家的言论);杂说(博采众家的学说)

  4. 众多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又如:杂沓(众多而纷杂的样子);杂袭(众多的样子);杂玩(各种玩物)

  5. 各种 。

    如:杂趁(多种非正式职业;做零活);杂服(各种服制);杂帛(各种细绢的通称)

  6. 正项以外 。

    如:杂学旁收(指不去攻读八股文,而喜好诗词、曲赋、小说等其他门类的学问)

  7. 交错,交会

    嘈嘈切切错杂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杂植兰桂竹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副〉

  1. 都;共同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名〉

  1. 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听我将、弁、参、杂管领。——清· 严如熤《苗防备览要略》

  2. 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杂绯衣扮秦国引院子 梅香各乘车行上。——《长生殿》

  3. [量]通“匝”( zā)。圈

    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墨子》

    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荀子·礼论》

    以数杂之寿。——《淮南子·诠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杂杂-汉语大词典

杂杂多貌。
●唐寒山《诗》之一一九:“杂杂排山果,疏疏围酒樽。”
●前蜀贯休《富贵曲》之一:“纨绮杂杂,钟鼓合合。”

杂-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杂草]zá cǎo

指各种野草。

2、[杂乱]zá luàn

多而乱,没有秩序或条理:院子里~地堆着木料、砖瓦。

3、[复杂]fù zá

(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颜色~。~的问题。~的人际关系。

4、[杂志]zá zhì

1.刊物:报章~。 2.零碎的笔记(多用于书名)。

5、[杂质]zá zhì

某种物质中所夹杂的不纯的成分。

6、[杂物]zá wù

各种零星的物品。

7、[杂粮]zá liáng

稻谷、小麦以外的粮食,如玉米、高粱、甘薯、豆类等。

8、[繁杂]fán zá

(事情)多而杂乱:内容~。~的家务劳动。也作烦杂。

9、[夹杂]jiā zá

掺杂:脚步声和笑语声~在一起。

10、[嘈杂]cáo zá

(声音)杂乱;喧闹:人声~。声音~刺耳。

11、[杂交]zá jiāo

不同种、属或品种的动物或植物进行交配或结合。可分为天然杂交和人工杂交、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远缘杂交和种内杂交等。

12、[杂货]zá huò

各种零星的生活日用品:~店。

13、[杂技]zá jì

旧称把戏。由各种技艺表演组合而成的一种表演艺术。包括耍(耍弄器物)、变(变魔术)、练(人体技巧动作)等基本形式。广义的杂技也包括马戏。

14、[掺杂]chān zá

混杂;使混杂:别把不同的种子~在一起。喝骂声和哭叫声~在一起。依法办事不能~私人感情。

15、[杂症]zá zhèng

即杂病。

16、[杂念]zá niàn

不纯正的念头,多指为个人打算的念头:摒除~。私心~。

17、[杂音]zá yīn

1.心脏和大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受阻或有逆流,产生漩涡,振动心壁或血管所发出的声音。多由心脏和血管病变引起。用听诊器可以听到。 2.见〔噪音〕

18、[庞杂]páng zá

多而杂乱:机构~。内容~。文字~。

19、[杂文]zá wén

散文的一种。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20、[杂牌]zá pái

属性词。非正规的;非正牌的:~军。~货。

21、[杂谈]zá tán

各种命题、不拘一格的论述。

22、[杂费]zá fèi

1.主要开支以外的零碎费用:节约开支,减少~。 2.学校为杂项开支而向学生收的费用。

23、[打杂]dǎ zá

做杂事。

24、[杂项]zá xiàng

正项以外的项目:~开支。

25、[杂烩]zá huì

1.用多种菜合在一起烩成的菜。 2.比喻杂凑而成的事物。

26、[杂色]zá sè

1.具有各种颜色的。 2.混杂不纯的颜色。

27、[杂事]zá shì

琐碎的事;杂七杂八的事。

28、[杂耍]zá shuǎ

指曲艺、杂技等。

29、[杂碎]zá sui

煮熟切碎供食用的牛羊等的内脏:牛~。羊~。

30、[杂糅]zá róu

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糅(róu)。

31、[杂种]zá zhǒng

1.两种不同种、属的动物或植物杂交而生成的新品种。具有两亲种的特征。 2.骂人的话。

32、[冗杂]rǒng zá

(事务)繁杂。

33、[纷杂]fēn zá

多而乱;纷乱:头绪~。~的思绪。

34、[杂食]zá shí

1.属性词。以各种动物植物为食物的:~动物。 2.指多种类型的食物:吃~有益健康。

35、[杂剧]zá jù

多指元杂剧。元代的戏曲形式。元初时兴起于北方。结构上通常是一本四折,有时在开头或折与折中间加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一韵到底,曲词中间夹有念白。全剧由正末(男主角)或正旦(女主角)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剧本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字韵用中原音韵,音乐用北曲,伴奏以弦乐为主,字多腔少,节奏急促。明清杂剧,每本折数不定。

36、[参杂]cān zá

相互交错;搀和。

37、[闲杂]xián zá

属性词。指没有一定职务的或与某事无关的(人):~人员。

38、[杂记]zá jì

1.零碎的笔记:学习~。旅途~。 2.记载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39、[杂院]zá yuàn

多户人家居住的院子。

40、[日杂]rì zá

日用杂货。

近义词

反义词

1、[]chún

1.纯净;不含杂质:~金。水质很~。 2.纯粹;单纯:~白。动机不~。 3.纯熟:功夫不~,还得练。 4.姓。

相关字词

杂的反义词 杂的近义词 杂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杂能组什么词
  • 杂能组什么词语
  • 杂可以组什么词
  • 杂可以组什么词语
  • 杂字可以组什么词
  • 杂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杂字能组什么词
  • 杂字能组什么词语
  • 杂字开头的成语
  • 杂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