籁
拼音:lài
释义:1.古代一种三孔竹制管乐器,属箫类。2.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
组词
天籁 万籁 籁腔 籁竽 籁籥 籁钥 百籁 北籁 冰籁 断籁 鸣籁 天籁阁 商籁体 天籁集 万籁俱寂 林籁泉韵 神籁自韵 万籁无声 古典天籁 梦萦天籁 南音三籁拼音
lài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丿 丶 丿 ㇇ 丨 𠃍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ài的字 拼音为lai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管乐器。属箫类,后称排箫。 2.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万~俱寂(一点声音都没有)。详细解释
(形声。从竹,赖声。本义:古代一种管乐器,三孔)
同本义
吹鸣籁。——《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籁,箫也。”
爽籁发而清风生。——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籁竽(箫与竽,用竹制的管乐器);籁龠(古管乐器。籁,三孔;龠,六孔)。又指箫
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亦泛指一般的声响 。
如:人籁(人口吹奏出的声音);地籁(风吹孔穴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籁-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籟
籁-汉语大词典籁lai
ㄌㄞˋ
〔《广韵》落盖切,去泰,来。〕
1.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
●《淮南子·说山训》:“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竽。”
高诱注:“籁,三孔籥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摐金鼓,吹鸣籁。”
●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籁,箫也。”
2.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亦泛指一般的声响。
●《庄子·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元赵孟俯《大都遇平江龙兴寺僧》诗:“风林发松籁,雨砌长苔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ài
1、[天籁]tiān lài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风声、水流声、鸟啼声等。籁(lài)。
2、[灵籁]líng lài
1.优美动听的乐音。 2.指迎神的乐曲。 3.指风声。
3、[断籁]duàn lài
不连续的管乐声。
4、[遐籁]xiá lài
能传得很远的声音。指风。
5、[籁籥]lài yuè
古管乐器。籁,三孔;籥,六孔。
6、[籁钥]lài yuè
古管乐器。籁﹐三孔;钥﹐六孔。
7、[竽籁]yú lài
1.竽和箫。 2.从空穴中发出的吹竽般的声音。
8、[籁竽]lài yú
谓箫与竽,用竹制的管乐器。
9、[鸣籁]míng lài
指排箫、箫一类带孔的管乐器。
10、[冰籁]bīng lài
指声音清幽的洞箫。
11、[爽籁]shuǎng lài
1.参差不齐的箫管声。一说清风激物之声。 2.指箫管一类的乐器。 3.指清风。
12、[林籁]lín lài
谓风吹林木发出的声音。
13、[潜籁]qián lài
从孔穴中发出的隐隐之音。
14、[山籁]shān lài
山间的声音。
15、[仙籁]xiān lài
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
16、[清籁]qīng lài
犹清响。
17、[秋籁]qiū lài
秋声。
18、[地籁]dì lài
1.风吹大地的孔穴而发出的声响。 2.指穴谷。
19、[机籁]jī lài
犹天籁。
20、[晓籁]xiǎo lài
清晨自然界的声音。
21、[虚籁]xū lài
1.空寂无声。 2.指风。
22、[竹籁]zhú lài
1.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 2.指笛声。
23、[寒籁]hán lài
凄凉的声音。
24、[人籁]rén lài
1.人吹箫所发出的音响。籁,古代管乐器。一说即排箫。 2.泛指人发出的声音。 3.指人力精工制作的作品。
25、[疏籁]shū lài
亦作“踈籟”。稀疏的声响。
26、[北籁]běi lài
北风声。
27、[起籁]qǐ lài
发出声响。
28、[晚籁]wǎn lài
夜晚或傍晚时的各种天然响声。
29、[音籁]yīn lài
指乐音。
30、[沈籁]shěn lài
亦作“沉籟”。谓万籁沉寂。
31、[箫籁]xiāo lài
泛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器。籁,箫类的乐器。
32、[千籁]qiān lài
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33、[霜籁]shuāng lài
秋籁,秋声。草木摇落的肃杀之声。
34、[幽籁]yōu lài
幽雅的声音。
35、[松籁]sōng lài
风吹松树发出的自然声韵。
36、[笙籁]shēng lài
笙和籁。籁,古管乐器,箫属,三孔。
37、[百籁]bǎi lài
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
38、[风籁]fēng lài
风声。
39、[商籁体]shāng lài tǐ
见〖十四行诗〗。
40、[万籁俱寂]wàn lài jù jì
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