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xī

释义:1.〈书〉明亮;光明。2.〈书〉天亮;天明。

组词

熹微 福熹 赫熹 微熹 熹合 熹烂 熹娱 自熹 晨光熹微 微熹初露 熹平石经

拼音

笔顺

𠃍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基础解释

1.天亮:~微。 2.明亮:星~。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火,喜声。本义:烤炙) 同本义

    熹,炙也。——《说文》。字亦作熺。

〈形〉

  1. 炽热

    熹,热也,炽也。——《玉篇》

    熺,炽也。——《广雅》

    熺炭重燔。——木华《海赋》。注:“炭之有光者也。”

  2. 亮;光明

    有时而星熺。——《管子·侈靡》

    明镫熺炎光。——《文选·赠五官中郎将诗》

    东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杨万里诗

    又如:熹微;熹烂(灿烂的光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熹-中華語文大辭典

熹ㄒ丨xī〈書〉光明;天亮。[例]星~│~微。

熹-中華大字典

1、熹讀音:虛其切,音僖,支韻。釋文:
❶炙也。見《說文》。《段注》:火炙肉也。此~之本義。引伸爲熱也。
❷熾也。見《廣雅釋詁》。
❸熱也。蒸也。見《玉篇》。
❹美也。見《廣雅釋詁》。
❺盛也。博也。見《廣韻》。
❻微陽也。《文選陶潛歸去來辭》:恨晨光之~微。
❼諡法。有功安人曰~。見《後漢和熹鄧后紀注》。
❽或作熺。《管子侈靡》:有時而星~。
 〔注〕:~、星之明。
❾或作瞦。見《玉篇》。
❿通熙。《唐扶頌》:治致雍~。
 〔按玉篇。~、亦作熙。又文選歸去來辭注。~、亦熙字。熙、光明也〕。
⓫通訢。《禮記樂記》:天地訢合。
 〔注〕:訢、讀爲~。~、蒸也。
⓬通嬉。《漢靈臺碑》:神龍所~。〔~、借作嬉〕。
⓭通熾。《禮記月令》:湛熾必潔。〔淮南時則作湛熺必潔〕。
2、暿讀音:虛其切,音僖,支韻。釋文:
❶炙也。見《集韻》。
❷熾也。見《集韻》。
❸~合。子生三年也。《大戴記本命》:三年~合。然後能言。
3、暿讀音:許己切,音喜,紙韻。釋文:
❶盛貌。見《玉篇》。
❷多熱也。見《玉篇》。
4、熺釋文:同熹。見《玉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微熹]wēi xī

指阳光不强烈。

2、[福熹]fú xī

见“福喜”。

3、[赫熹]hè xī

指烈日。

4、[自熹]zì xī

见“自喜”。

5、[熹炭]xī tàn

亦作“熺炭”。未全熄灭的炭火。

6、[熹烂]xī làn

亦作“熺烂”。灿烂的光彩。

7、[熹娱]xī yú

谓游适嬉戏。熹,通“嬉”。

8、[熹合]xī hé

和谐。

9、[晨光熹微]chén guāng xī wēi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10、[熹平石经]xī píng shí jīng

东汉 时所刻碑石经书。汉灵帝 熹平 四年根据 蔡邕 等正定经本文字的建议始刻,讫至 光和 六年,凡历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用隶书一体写成,立于太学讲堂前的东侧,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太学遗址在今 河南省 偃师县 朱家圪壋村。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熹的反义词 熹的近义词 熹的同音词 西

大家都在搜

  • 熹能组什么词
  • 熹能组什么词语
  • 熹可以组什么词
  • 熹可以组什么词语
  • 熹字可以组什么词
  • 熹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熹字能组什么词
  • 熹字能组什么词语
  • 熹字开头的成语
  • 熹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