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
拼音:diàn
释义:1.古代都城城郭以外称郊,郊外称甸。2.甸子,放牧的草地(多用于地名)。
组词
沉甸甸 缅甸 伊甸园 甸子 草甸子 螺甸 伊甸 林甸 罗甸拼音
diàn笔顺
丿 𠃌 丨 𠃍 一 丨 一撇画不宜太长,横折钩末段略弯;“田”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位置居中,横画、竖画排布均匀。
同音字
拼音为diān的字 拼音为dian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指郊外的地方。2.田野的出产物。3.治理。详细解释
〈名〉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田野出产物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
如:四丘为甸
〈动〉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挺
1. 甸 [diàn]
- 甸 [diàn]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田野出产物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
如:四丘为甸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挺
〈名〉
〈动〉
1. 甸 [diàn]
- 甸 [diàn]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田野出产物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
如:四丘为甸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挺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甸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甸甸】车马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道口。”
甸甸-辞源3【甸₂甸₂】車行聲。玉臺新詠一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iàn
1、[草甸]cǎo diàn
分布于气候和土壤湿润、无林地区或林间地段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分高山草甸、低地草甸和森林草甸。可供放牧和割草。
2、[沉甸甸]chén diàn diàn
状态词。形容沉重:装了~的一口袋麦种。任务还没有完成,心里老是~的。
3、[缅甸]miǎn diàn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西部。北邻中国。面积6766万平方千米。人口4392万(1995年)。首都仰光。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有伊洛瓦底江平原。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国。主要产稻米,大量出口。
4、[伊甸园]yī diàn yuán
《圣经》中指上帝为亚当夏娃创造的生活乐园。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用尘土造了个男人亚当,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个园子,把亚当安置在内,趁亚当熟睡时抽下他一根肋骨,造了个女人夏娃,园中河流清澈纵横,树木繁茂,结满果实,亚当和夏娃在园中过着无忧无虑、恬然自乐的生活。后用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5、[海甸]hǎi diàn
近海地区。
6、[中甸]zhōng diàn
1.指京都。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於外府;署行议年,日夕于中甸。” 2.指中原。《宋书·乐志一》:“方扫神州,经略中甸。”
7、[罗甸]luó diàn
1.即螺钿。又称螺甸。我国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用贝壳或螺蛳壳薄片镶嵌在木器、漆器表面,做成有彩色光泽的花纹或图形。 2.古国名。地当在今贵州省中部。
8、[甸子]diàn zi
放牧的草地。
9、[林甸]lín diàn
树林郊野。
10、[厂甸]chǎng diàn
地名。在 北京市 和平门 外。辽 时名 海王村。因其地有琉璃窑,也称 琉璃厂。为出售书籍、字画、古玩、文具等商店聚集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厂甸 在 正阳门 外二里许,古曰 海王村,即今工部之 琉璃厂 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鍳赏之所也。”参阅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
11、[都甸]dū diàn
都邑郊外之地。
12、[甸邑]diàn yì
1.京师附近的县邑。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伏以崇陵仙寝,復土纔终,甸邑疲人,休功未几,今又重劳营奉,朕所哀矜。” 2.治理县邑。唐 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甸邑叨前列,天臺媿后行。”自注:“鄙人离 渭南 主簿十年,舍人方尉此邑。”
13、[甸农]diàn nóng
京师近郊的农民。
14、[野甸]yě diàn
郊外;旷野。
15、[师甸]shī diàn
谓大规模田猎。
16、[甸官]diàn guān
甸畿官署。借指甸畿。
17、[近甸]jìn diàn
指都城近郊。
18、[平甸]píng diàn
广平的郊野。
19、[甸服]diàn fú
1.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 2.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间的地区。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20、[荒甸]huāng diàn
泛指郊野和边僻地区。
21、[柳甸]liǔ diàn
广植柳树的郊野。
22、[甸聚]diàn jù
距京城二百里至三百里内蓄聚之物。
23、[磬甸]qìng diàn
语出《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后用以指犯有死罪的贵族和显宦。
24、[甸宇]diàn yǔ
境域之内。
25、[丘甸]qiū diàn
古代划分田地和政区的单位名称。古井田制,四丘为甸,亦谓之乘。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用以泛指乡村、田野。
26、[区甸]qū diàn
疆域。
27、[甸畿]diàn jī
古九畿之一。
28、[帅甸]shuài diàn
公邑的大夫。《左传·文公十六年》:“宋 昭公 将田 孟诸,未至,夫人 王姬 使帅甸攻而杀之。”孔颖达 疏:“近国为郊,郊外为甸。天子之甸为公邑之田,则诸侯之甸,亦公邑也。帅甸者,甸地之帅,当是公邑之大夫也。”
29、[春甸]chūn diàn
春郊。
30、[外甸]wài diàn
谓国都的外围地区。
31、[江甸]jiāng diàn
1.指江南。 2.指遥远的江边。
32、[青甸]qīng diàn
绿色的郊野。
33、[伯甸]bó diàn
谓以伯爵而居甸服。《左传·定公四年》:“曹,文 之昭也;晋,武 之穆也。曹 为伯甸,非尚年也。”杜预 注:“以伯爵居甸服,言小。”孔颖达 疏:“於昭穆,曹 是 晋 之叔父也,晋 为大国,多受分物,曹 为伯爵而在甸服,非是尊尚年长也。”
34、[京甸]jīng diàn
京都周围附近地区。
35、[甸师]diàn shī
即甸人。古官名。
36、[圻甸]qí diàn
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
37、[淮甸]huái diàn
淮河 流域。
38、[碧甸]bì diàn
绿色的郊野。
39、[禹甸]yǔ diàn
本谓禹所垦辟之地。
40、[郊甸]jiāo diàn
1.城邑外百里及二百里之内。泛指郊畿。《左传·昭公九年》:“伯父 惠公 归自 秦,而诱以来,使偪我诸 姬,入我郊甸,则 戎 焉取之。”杜预 注:“邑外为郊,郊外为甸。”《后汉书·南匈奴传论》:“﹝ 孝武 ﹞有志 匈奴,赫然命将,戎旗星属,候列郊甸,火通 甘泉。”李贤 注:“列置候兵於近郊畿。” 2.泛指城外郊区。晋 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二:“登城望郊甸,游目歷朝寺。”唐 高适《别韦五》诗:“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张怀奇《颐和园词》:“輦轂仓皇深夜走,郊甸飢民不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