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
拼音:dá
释义:1.〈方〉用粗竹篾编的像席的东西,用来晾晒粮食等。2.拉船的绳索。3.姓。
组词
竹笪 笪日 笪屋 一笪拼音
dá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dá的字 拼音为da的字基础解释
1.一种用粗竹篾编成的形状像席的东西,通常用来铺在地上晾晒粮食。 2.拉船的绳索。 3.姓。详细解释
鞭打
笪,笞也。——《说文》。笪者可以挞人之物。
又如:笪笞(笞挞,鞭打)
竹箬 [bamboo's skin]
笪,箬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方〉∶粗竹席 。
如:笪屋(用粗竹席铺盖的屋)
拉船用的索子
百丈者,牵船篾,内地谓之笪。——元· 周密《齐东野语》
日蚀 。
如:笪日(日蚀之日)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笪-中華語文大辭典笪ㄉㄚˊdá1.〈書〉用粗竹篾編製而成的席子,可用來晾晒糧食或覆蓋小船、屋頂等。2.〈書〉拉船用的竹索。3.姓。
笪-康熙字典笪
【未集上】【竹字部】 笪
★【廣韻】多旱切【集韻】黨旱切,𠀤音亶。【博雅】擊也。亦姓。
★又【集韻】得案切,音旦。筥也。一曰答也。一曰筕篖,似籧篨,直文而麤者。江東呼爲笪,斜文爲䉬。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當割切,音妲。笞也。一曰覆舟簟。
★又【廣韻】都達切【集韻】他達切,𠀤音闥。【南部新書】盧文進出獵,忽天暗星見,士人謂之笪。
◎又地名。【明一統志】諸曁有烏笪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á
1、[笪笞]dá chī
鞭打。
2、[竹笪]zhú dá
粗竹席。
3、[笪日]dá rì
日食时,白天昏暗如夜,契丹 人称为“笪日”。
4、[笪屋]dá wū
用粗竹席铺盖的屋。
5、[木笪]mù dá
一曲子。
6、[一笪]yī dá
犹一块,一带。
7、[大笪地]dà dá dì
粤语中有“一大块空地”、“开阔、简陋、专卖平价货品的地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