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
拼音:yùn
释义:1.亦作“煇”。2.日月周围的光圈。3.环形花纹或波纹。4.指靶心。5.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6.指色彩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开去。7.(或读yūn)视觉模糊;昏眩。8.谓涂抹(颜色)。9.谓泛起淡红色。10.用以形容俊俏。参见“暈龐兒”。
拼音
yùn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丶 ㇇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yūn的字 拼音为yun的字基础解释
1.日月周圍的光圈。2.環形花紋或波紋。3.指靶心。4.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5.指色彩由中心向四周擴散開去。6.視覺模糊;昏眩。7.謂塗抹。8.謂泛起淡紅色。9.用以形容俊俏。參見“暈龐兒”。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暈-中華語文大辭典暈晕1ㄩㄣyūn1.昏迷。[例]~倒│~厥│他驚嚇過度,~了過去。2.昏亂。[例]頭~眼花。暈晕2ㄩㄣyūnㄩㄣˋyùn因外在環境而產生一種昏亂的感覺。暈晕3ㄩㄣˋyùn1.日月周圍的光環。[例]日~|月~。2.光影、色彩周圍的模糊部分。[例]燈~|墨~。3.臉頰變紅的部分。[例]紅~|酒~。4.擴散;向四周散開。[例]~開。
暈-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暈 yùn
❶日、月周圍形成光圈。
《韓非子·備内》:
日月~圍於外。
引光影四周模糊的部分。
韓愈《宿龍宫灘》詩:
夢覺燈生~。
❷昏眩,眼花。
姚合《閑居》詩:
眼~夜書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ùn
1、[風暈]fēng yùn
谓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是刮风的预兆。宋 范成大《中秋无月》诗:“澹澹白虹风晕壮,纷纷苍狗雨云高。”参见“月晕”、“日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