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xí

释义:1.照已有的样子做。2.继承。3.乘人未备而进攻;引申为进攻。4.侵向;扑向。5.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组词

突然袭击 袭击 偷袭 一袭破衫 寒气袭人 突袭 抄袭 奇袭 沿袭 世袭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𠄌 丿
上下等长,整体安排紧凑。“龙”横宜短,撇稍长,钩画舒展。“衣”点居中,横稍短,竖提端正,捺画舒展。

同音字

拼音为xí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基础解释

1.趁人不备,突然攻击:侵~。空~。 2.照样做;继承:因~。世~。 3.扑过来:寒气~人。花香~人。 4.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棉衣一~。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衣,从两“龙”( tà)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

  2. 同本义

    袭,左衽袍也。——《说文》。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

    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仪礼·士丧礼》。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

    又如:袭衣(尸衣;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袭玩(衣着器用)

〈量〉

  1. 衣一套为一袭

    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注:“一称也。犹今一副。

    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袈衣一袭,止用一两。——《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又如:袭衣(成套衣服);袭衣兼食(成套衣服,多盘菜肴。谓生活优裕)

  2. 层,重

    棺椁数袭。——《吕氏春秋》

〈动〉

  1. 因袭,照旧搬用

    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韩非子·孤愤》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仍袭 秦制。——《后汉书·宦官传论》

    袭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沿袭(依照旧传统办理);袭因(依照旧例);袭迹(依照前人的遗迹)

  2. 继承

    世官九等,皆有袭职,有替职。——《明史·职官志一》

    贲瑞早已辞世, 贲玺依例袭了侯爵。——《一层楼》

    又如: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职(继承官职);袭位

  3. 重复

    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年》。 杜预注:“袭,重也。”

    又如:袭吉(卜若不吉则止,不可因而重卜;重卜而得吉,叫做“袭吉”)

  4. 调合;合

    天地比,齐秦袭。——《荀子》

    又如:袭从(言两者相合);袭然(合一的样子)

  5. 袭击,乘其不备,偷偷地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掩人不备,行不假途,人衔枚,马勒缰,昼伏夜行,为袭也。——《白虎通·诛伐》

    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 魏延袭了。——《三国演义》

    慧室袭月。——《战国策·魏策》

    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

    恐汉袭之。——《汉书·李广苏建》

    谋袭蔡州。——《资治通鉴·唐纪》

    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偷袭;奔袭;侵袭;奇袭;夜袭;空袭

  6. 衣上加衣

    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礼记》

  7. 穿衣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之也。——《释名·释丧制》

    又如:袭尸(为死者穿衣);袭朝服

  8.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衡《西京赋》

    又如:袭裘(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

  9. 触及;熏染;侵袭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

    又如:袭人(侵袭到人。薰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袭袭-汉语大词典

袭袭1.套套;件件。
●明徐复祚《红梨记·赴试》:“脱却泥途,蚤上金台。绿衣袭袭称身裁,朱提铄铄生光彩。”
2.阵阵。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愁欹单枕,夜深无寐,袭袭静闻沉屑。”
●郁达夫《访担风于蓝亭蒙留饭席上分题得“雪中梅”限微韵》:“林氏山花香袭袭,谢家庭院絮霏霏。”
3.和煦貌。袭,通“习”。

袭-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袭击]xí jī

1.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军右翼。 2.比喻突然打击:遭台风~。

2、[偷袭]tōu xí

趁敌人不防备时突然袭击:~敌营。

3、[侵袭]qīn xí

侵入并袭击:~领空。沿海一带常遭台风~。

4、[空袭]kōng xí

使用航空器、导弹等从空中对敌方目标进行袭击。分战略空袭、战役空袭和战术空袭。

5、[世袭]shì xí

指帝位、爵位等的世代相传。袭:继承。

6、[抄袭]chāo xí

1.照抄别人的作品、答案当作自己的。 2.不顾己方的客观情况,硬搬别人的经验、方法。 3.绕道从敌人后边或旁边突然进攻。

7、[逆袭]nì xí

1.谓防御时以小部队进行的反击。 2.侵扰;侵袭。

8、[沿袭]yán xí

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因袭:~成规。~前人成说。

9、[突袭]tū xí

用兵力出其不意地进攻;突然袭击。

10、[承袭]chéng xí

1.沿袭:~旧制。 2.继承(封爵等):~衣钵。~先人基业。

11、[奔袭]bēn xí

军队从距敌较远的地方秘密出动,迅速向敌人接近并对之实施袭击。

12、[袭扰]xí rǎo

以扰乱敌人作战行动、军心士气等为目的的袭击。用以消耗、牵制、迷惑敌人。

13、[奇袭]qí xí

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多指军事上)。

14、[强袭]qiáng xí

强攻;用较大规模的兵力袭击。

15、[夜袭]yè xí

夜间袭击。

16、[因袭]yīn xí

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模仿(别人):~陈规。

17、[袭爵]xí jué

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后汉书·桓帝纪》:“翼 卒,帝袭爵为侯。”明 沉德符《野获编·历法·居第吉凶》:“成梁 老病死牖下,长子 如松 战殁,松 胄子名 世忠 当袭爵,而顽嚚无赖,貲产荡尽,遂无人肯保任之。”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怡亲王 载垣,郑亲王 端华,皆於 咸丰 初年袭爵。”

18、[急袭]jí xí

突然而迅猛的打击。

19、[袭用]xí yòng

沿袭采用:~古方,配制丸药。

20、[袭取]xí qǔ

1.出其不意地夺取(多用于武装冲突):~敌人的营地。 2.沿袭地采取:后人~这个故事,写成了戏。

21、[攻袭]gōng xí

进攻袭击。

22、[袭占]xí zhàn

袭击并占领。

23、[袭承]xí chéng

承受;继承。

24、[袭杀]xí shā

乘人不备而杀害。

25、[韬袭]tāo xí

珍藏。

26、[进袭]jìn xí

进攻袭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 清 军﹞五日之内退出原驻地方百里以外,只留巡警保卫地方。民军亦不得进袭。”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一:“日 寇不断的在进袭,不单是水陆并进,而是水陆空品进。”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二节:“而塞外的 柔然,则随时在寻找进袭的机会。”

27、[袭履]xí lǚ

因袭;沿袭。

28、[袭传]xí chuán

谓世代相传。

29、[乘袭]chéng xí

面部五脏病色的变化类型。

30、[迎袭]yíng xí

谓迎面扑来。

31、[盗袭]dào xí

1.窃取剽袭。 2.私下沿袭。

32、[胎袭]tāi xí

犹胎息。

33、[袭拔]xí bá

出其不意地攻取。

34、[袭节]xí jié

犹逐级。

35、[袭冒]xí mào

出其不意地进犯。

36、[袭刺]xí cì

犹行刺。谓出其不意的刺杀。

37、[铦袭]xiān xí

犹恬惔。安静从容。

38、[郡袭]jùn xí

谓承袭郡王之位。

39、[袭蹈]xí dǎo

犹蹈袭。因袭沿用。

40、[诱袭]yòu xí

诱骗袭取。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袭的反义词 袭的近义词 袭的同音词 西

大家都在搜

  • 袭能组什么词
  • 袭能组什么词语
  • 袭可以组什么词
  • 袭可以组什么词语
  • 袭字可以组什么词
  • 袭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袭字能组什么词
  • 袭字能组什么词语
  • 袭字开头的成语
  • 袭字结尾的成语